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3章 有人曾青春,有人正青春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叔您这是车载音响吗?您这能放歌吗?”

        那人凄然一笑,随手摁下了音响的开关。前奏一出来,车里的几个年轻人都是一愣。

        “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他一日那三餐/窝头咸菜么就这一口大碗茶……”

        漫长的间奏里,邵雪忽地听到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

        “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仁儿豆腐/京味儿真美/我带着那童心/带着思念再来一口大碗茶。”

        “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醇厚的香味儿/直传到天涯。”

        “它直传到天涯。”

        05.

        2003年的夏天,邵雪家买了第一台电脑。

        那年头,中关村攒机是一门来快钱的手艺。所谓攒机,就是电脑各部件一点一点攒起来最后组成一台电脑。普通老百姓不懂这个,攒机的人就低买高卖挣个差价。窦思远是理工大学毕业的,有个同学业余倒腾这玩意儿,吃饭的时候那同学就随口一提,问他有没有要买电脑的朋友。

        正好赶上了晋宁和郁东歌想买。

        一台电脑大几千,放那时候的工薪家庭也是个大件。一群人忙碌了半个月,从装机到联网,轰动了半条胡同。那时候哪有什么液晶电脑,全是集装箱大小的台式机,用一会儿主机就热得发烫。

        窦思远特意来邵雪家给她调了机器。邵雪研究了一会儿他给她收藏的几个网页,指着一个橘黄的就问:“这是干什么的?”

        “这个是网上购物,没见过?”

        “网上买东西?”邵雪有点茫然,“靠谱吗?”

        “老土了吧,”窦思远笑话她,“你们这叫落后于时代。这个网,你这边网页上看上什么一下单,人家过两天就给你送到家门口。”

        “你们年轻人就信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郁东歌在后面切菜,感觉这事已经超出自己的认知,“你付了钱人家要不给你送呢,这是一诈骗吧。”

        “郁老师,咱们要对新兴事物有接受度。你过来我给你看这新闻。”

        邵华和郁东歌全凑到屏幕跟前。新华社的新闻稿总归是有点说服力,但郁东歌怎么看那个照片里的男人怎么不顺眼:“你看你看,这长得就贼眉鼠眼的,我才不信呢。叫什么呀?”

        “马云。”

        “这名也没啥水平。邵雪,咱不信这个啊,别在网上暴露信息。”

        窦思远揉了揉太阳穴,放弃了对他们的思想改造。

        邵雪在学校上过电脑课,新科技上手到底是快。郁东歌还在练一指禅打字的时候,她就能在论坛底下回帖回得噼里啪啦了。窦思远给她收藏的网页充斥着一股二十出头的直男气息,不是凤凰新闻就是搜狐军事。邵雪有一次随手点进搜狐首页,看见右下角有一个格外富有年代气息的广告。

        “妈,”她回头问,“这Beyond是不是挺有名?我记得你以前听过。”

        郁东歌一愣,显然没想到她会提起这茬:“是,年轻的时候听过。怎么了?”

        “这有一广告,说他们乐队八月份来工体开演唱会。”

        “这网上就会胡说八道,”郁东歌摇摇头,把抹布一抖接着擦起桌子来,“黄家驹死多少年了,乐队早解散了,开什么演唱会。”

        “真的,”邵雪把广告点开,把郁东歌拉到桌子前,“你自己看。”

        拨号上网,数据传递慢得叫人心慌。页面一点点刷新,郁东歌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她手忙脚乱地把电脑显示屏一关,丢下抹布就出了门。

        也怨不得郁东歌慌。谁都年轻过,也都干过蠢事,郁东歌也不例外。

        郁东歌那年不到二十吧,刚从学校出来就做了学徒。人长得漂亮,学东西也快,年龄大点的都张罗着给她介绍结婚对象,她却和隔壁胡同的一个倒买倒卖的闲散人士看对了眼。

        郁东歌这种女孩太单纯,被人家送了几盘磁带,再说几句漂亮话就套牢了。有天晚上,他半夜翻郁东歌-->>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