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81章硬座车厢里的暗流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绿皮火车嘶鸣着冲进晨雾,硬座车厢里挤得像沙丁鱼罐头。

    何雨柱靠窗坐着,裹紧棉大衣,车窗结了层白霜,他用指甲划开一道,看见外面灰蒙蒙的田野飞速后退。

    对面座位的老头不停咳嗽,痰音很重。

    旁边抱孩子的妇女把奶糖塞进哭闹的孩子嘴里,糖纸掉在何雨柱脚边。

    他弯腰捡起来,递回去,妇女愣了一下,接过糖纸,没说话。

    车厢连接处晃过来一个人,蓝布棉袄,手里攥着车票对着座位号。

    那人抬头,正好和何雨柱目光撞上。是个生面孔,眼神一触即走,很快挤到后排去了。

    何雨柱把手伸进挎包,摸了摸那沓换货协议。

    纸边有些毛糙,硌着指尖,他想起凌晨那会儿,孙建国追到站台,塞给他两个烤红薯,还冒着热气。

    “车上吃,”孙建国喘着白气,“天津城那边接站的是冶金厂的老赵,黑脸膛,左眉毛上有道疤,好认。住处安排在他们厂招待所二零六。”

    车轱辘哐当哐当响。

    何雨柱闭上眼,没真睡,他能感觉到后排有人时不时往这边瞟。不是刚才那个蓝棉袄,是另一道视线,黏糊糊的。

    列车员推着售货小车过来,吆喝着“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火腿肠”。

    小车轮子轧过好几个人脚面,引起一阵低声咒骂。何雨柱要了杯茶水,茶叶梗子浮在杯口,水不怎么热。

    他吹开茶叶梗,慢慢喝了一口,后排那道视线还在。

    车过丰台,速度慢下来。

    有人扛着大编织袋往门口挤,嘴里嚷嚷着“让让,下车”。

    车厢里一阵骚动。

    何雨柱趁乱站起身,假装活动腿脚,目光扫过后排。

    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迅速低下头,报纸举得老高。

    何雨柱坐回去,鸭舌帽,不是蓝棉袄。至少两拨人。

    下午三点,火车喷着粗气停靠天津城站。

    站台上人声鼎沸,各厂接人的牌子举得老高,何雨柱拎着包下车,冷风扑面而来,比京城更湿更刺骨。

    他很快看到那个黑脸膛、左眉带疤的男人。“赵科长?”何雨柱上前一步。

    老赵上下打量他,握手很有力:“何雨柱?比我想的年轻。车在外头,招待所安排好了,先歇脚?”

    “直接去会场吧,”何雨柱说,“路上堵吗?”

    “这个点,够呛。”老赵引着他往外走,“听说你们厂最近搞得不错,废料堆里都能刨出食儿来?”

    出站口人群拥挤。

    何雨柱感觉有人撞了他一下,力道不轻。

    是个戴棉帽子的半大小子,一溜烟钻进人堆没影了。何雨柱摸了摸挎包,拉链开了,但里面东西没少。

    老赵骂了句脏话:“小扒手,天天有。没丢东西吧?”

    “没。”何雨柱把拉链拉好。

    吉普车停在广场外,军绿色,车胎沾满泥浆。

    老赵发动车子,暖气嘶嘶响,不怎么热。“交流会明天正式开始,今晚有个预备会,各厂采购头头碰个头,在冶金招待所会议室。”老赵说,“你要不要……”

    “去。”何雨柱看着窗外,天津城街道比京城窄,自行车流密密麻麻。

    招待所走廊很长,灯光昏暗。

    房间二零六,两张木板床,绿漆地面,墙皮有些脱落。

    卫生间水管嗡嗡响。何雨柱放下包,听见隔壁房间门响,还有压低的说话声,听不真切。

    预备会七点开始。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长条桌旁坐满了人,大多穿着中山装或工装,脸色疲惫。何雨柱挑了个靠门的位置坐下。

    主持的是个秃顶中年人,说话带天津口音:“各位都知道规矩,先通报各家能提供的紧俏物资,钢材、有色金属、机床配件优先……”

    一圈说下来,基本都是老调重弹。轮到何雨-->>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