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七百五十七章:道光态度的转变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但他收到的不是“禀帖”,而是懿律致琦善的“咨会”。

    按照当时清官方文书的程式,“咨会”是一种平行文书。

    ……

    大清·康熙时期

    “真是……可笑至极……”

    康熙感到了一种风水轮流转的命运感。

    以前他还巴巴写信嘲讽外国君主呢。

    而现在自己的后代也被回马枪了。

    “咨会……”

    这群洋人盼望已久的平等文书的直接往来,终于在大沽口外以炮舰的方式得以实现。

    而这些久官中原不谙对外体制的官员,似乎还没有发现其中的变故。

    “就想一群僵化的虫豸……”

    康熙摸着金莲,若有所思。

    本来他还想着推进“乾纲独断”

    现在看来……弊大于利啊。

    “提高生产……”

    康熙又想起金莲给出的任务。

    如今看来,这工业不是说自己想不想完成了。

    而是还能不能领先版本了!

    天下第一变天下第二?

    不答应!

    ……

    懿律的“咨会”陈述了厦门、定海拒收投书的情节,声称此等行为“以致冤情无能得以疏闻”,要求琦善在六天内派人前往英舰,接收“大英国家照会之公文”

    “冤情”、“疏闻”等语,与道光谕令中“果无桀骜情形”的规定相吻合,但派人登舰接受“照会”,谕旨中没有相应的规定。

    琦善感到没有把握,不敢擅专,连忙上奏请旨。

    道光于七月十六8月13日批准。

    ……

    大清·乾隆时期

    乾隆的脸色又黑了一度。

    他看了一眼满朝文武,强行按下破口大骂的心思。

    从道光的一举一动来看,已经是透露出安抚的姿态来了。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都被人打到家门口了!

    你还按抚个什么!

    你打!……

    气愤中的乾隆余光扫到安静如鸡的和珅。

    突然想到盲点。

    钱……

    乾隆突然冷静了。

    有时候想打不想打也不取决于皇帝。

    而是取决于国库。

    ……

    七月十八8月15日琦善一改清朝以往惯用的“谕令”。

    “札复”“英吉利国统帅懿”,表示派人前往接收“公文”。

    在“札复”中询问道:“是否贵国王进呈大皇帝表文,抑系贵国王移咨本爵督阁部堂公文?”

    随后约定在十天内对英方“照会”给予答复,并要求英舰不得内驶。

    ……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看的脑瓜子疼。

    “有时候这站在老天爷的视角看东西,是真生气啊!”

    李世民摸了摸胡须,无奈道:

    “清朝这真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与世隔绝太久。”

    “一如桃源之人,不知世事。”

    ……

    七月二十8月17日

    以千总而冒牌守备的白含章取回了巴麦尊外相致中国宰相书。琦善立即上奏进呈。

    而接收投书一事,也使琦善亲眼看到了英军的实力。

    在附呈巴麦尊照会的奏折中,琦善虽提到“不敢稍弛防御”,但更多地强调连日大雨给调兵行动带来-->>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