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百零一章:严惩不贷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模的新军形成战斗力,朱琳泽现在已经无惧清军的铁蹄。

但他做事也越来越急于求成,越来越冒进。以前他扩军都是非常小心的,只有等到讲武堂训练出了足够的基层军官,方才正式扩军。

放到教育这一块,他反而显得急躁了。没有意识到相应的人才储备远远跟不上各大中小学堂的要求。

放在大学堂弊端还不明显,放在中小学堂上,教育人才储备的弊端很快就显现了出来。

就拿双门桥小学堂来说,整个双门桥小学堂从教谕到教师,基本全靠当地缙绅举荐。肖瑜和易信的教谕和副教谕之职还是花钱买来的,要是不出事才有鬼了。

“臣以为,可仿照海陆军讲武堂之制,专门设置一个大学堂,专门负责培养教谕和教师。”

陆闻达说出了他的想法,新军十几万人之所以能够保持良好的组织度,人数和规模上去之后战斗力也没出现明显的下滑,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有讲武堂每天为新军源源不断地输入基层军官。

这些基层军官保证了新军战斗力的下限。新军在和满清的作战中,不说百战百胜,但百战七八十胜还是可以做到的,就算是败也只是无伤大雅的小败。

要是能像陆海军一样,单独设立师范学堂,培养教育人才,也能够像新军一样,保证教育方面的下限。

陆闻达非常清楚朱琳泽推行中小学堂的用意,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有些落伍,效率低下,已经很难适应当下的需求。

闽王推行从大学堂到中小学堂的这一套制度,是想像兵工厂造铳炮一样,搞标准化和系统化,让更多的学龄儿童有机会接受教育,以适应当下朝廷之需求。

新军的成功说明,闽王这套开设专门的学堂,批量培养所需人才的做法是可行的。有着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陆闻达希望朱琳泽能够考虑参考新军海陆军讲武堂的做法,为教育行业专门开设一个大学堂,以解决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


https:///20_20065/tml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