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七十五章:重开海禁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田却少之又少,想要养活福建数百万生灵,唯有出海谋生一途。”

朱琳泽点点头,福建现在具体有多少人口他还没来得及统计,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福建现在的人口肯定已经远超现有的土地承载能力。隔壁广东的情况也差不多。

明中期以后,越来越多的闽粤百姓苦于天灾人祸,田地稀少,苛捐杂税繁重,不少破产的百姓出海下南洋谋生。

朱琳泽多次在报纸上提及开海之事,就是为了收复福建和广东之后,为下南洋造势。

当然,台湾也能够吸收一部分福建广东的难民,毕竟现在台湾的开发程度还很低,开发潜力还很大。

不过朱琳泽并不打算只开发台湾一岛之地,南洋还有更为广袤的空间。

反正他现在已经和荷兰东印度公司撕破脸皮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的膏腴之地,比如马六甲和巴达维亚,他早就垂涎三尺了。

尤其是马六甲,这可是战略要地,现在要是能将这块战略地要地拿下来,可是造福子孙,福泽千秋的好事。

大明朝在国力强盛之时,对南洋地区的控制亦有先例可循,曾在旧港地区设置过宣慰司,不伦其控制力如何,但至少这些地方曾经名义上也是大明朝的一块飞地。

论对这些地方的主权,大明可比荷兰东印度公司要更合法。

郑和下西洋之时,就曾在旧港地区筑城造港口,建设仓库作为船队的中转站。

海禁,朱琳泽不仅要开,而且还要开的很大。

现在不多占些地方,以后想占都没得占。

更何况大明相比西葡荷英法等国,有这人口上的绝对优势,只要能迈出开头最艰难的一步,走向海洋,将本土的流民迁移到这些地区,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力绝对要比这些小国要强。

“海禁是一定要开的,但这海禁一开,如何管理沿海各省之百姓,便是一大难题。”朱琳泽悠悠说道,“尤其是闽粤,向来有出海营商的传统,没开海禁之时便有大量百姓私自出海,开了海禁之后又会有多少百姓会出海?”


https:///20_20065/tml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