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九百六十九章 抢的哪有骗的多!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钱了!

    张居正、戚继光,大明的文武大臣,皇帝如此恩赏,才能让天下势要豪右、富商巨贾、乡贤缙绅都认可这些漂亮石头,真的值那么多的银子。

    皇帝在给这些漂亮石头赋予更多的交换价值,而这次的东征英豪大规模恩赏,就是一次最好的机会!

    天枢星、上将星之外,还有135人的恩赏,再加上东征九胜,漂亮石头有故事,才能更加值钱,否则不能吃不能穿,几乎没有什么使用价值的东西,凭什么那么贵呢?

    张居正和戚继光互相看了一眼,从彼此眼神中浓郁的担忧来看,陛下没钱了这个理由,显然没能说服两位重臣。

    他们不觉得陛下只是打算捞钱,他们还是坚持认为,陛下要杀人,而且要杀好多好多人。

    “朕自己斗不过势要豪右、乡贤缙绅。”朱翊钧摇头说道:“光是朕用,他们不认,只好和过去一样,把先生和戚帅拉过来,跟他们斗了。”

    朱翊钧对朱翊镠说,一旦皇帝,朝廷,斗不过地方豪强,就会立刻马上和豪强联手,对下压榨。

    到了王朝末期,朝廷的核心利益,就不再是调节各阶级矛盾,保证地方没有大规模民乱了,而是财税,保证朝廷财税,保证自己的存续。

    比如东汉末年卖官鬻爵的汉灵帝;比如唐朝末年朝廷和藩镇心照不宣的默契;比如宋朝的不设田制,南宋扑买官田;比如大明末年的征三饷。

    大明征三饷是为了征辽,到了鞑清,这征三饷还在收,而且一直收到了鞑清灭亡。

    朱翊钧单打独斗,是斗不过势要豪右、富商巨贾、乡贤缙绅的,他这个皇帝说这东西值钱,这东西就值钱了吗?

    虽然这些翡翠,正在逐渐被势要豪右、富商巨贾们所接受,但朱翊钧打算人为干涉一下,人为拔高一下翡翠的价格,把之前内帑攒的所有翡翠,都放出去换成银子。

    就像当初大布帛币的精纺毛呢一样,放出去狠狠收割一波大明境内的白银。

    翡翠这东西,毕竟漂亮,加工的越好越漂亮,哪怕是之后价格回落,朝廷又有了一个稳定的财源,现在东吁境内的翡翠产地,全都被黔国公府所占领,稳定开采。

    这东西在东吁、在云南和在腹地,都不是一个价,朝廷就可以利用这些赚一点差价了,长期来看,也是个一年数百万银毛利的大买卖。

    朱翊钧没有隐瞒张居正和戚继光的意思,把自己的计划仔细说了一下,谁有银子就赚谁的银子!

    “这天枢星和上将星,就算是提前给先生和戚帅的分红了。”朱翊钧指了指那两个巨大的翡翠,说明了自己为何把传家宝提前赏赐了下去。

    “白银堰塞严重,的确是得拿出点势要豪右、富商巨贾们认可的东西,才能把这些白银从大都会抽出来,送到驰道和丁亥学制之上。”张居正的话多少有点心不在焉。

    白银在大都会空转的问题,会得到一些缓解。

    “先生策多计灵,有没有办法从根上把这大都会白银堰塞给解决了?”朱翊钧坐直了身子,有些无奈的说道:“白银流入中原这么多年,最起码也有三亿两白银,其实基本可以满足商贸所需,但白银都在空转。”

    “臣计穷也。”张居正无奈,摇了摇头,他真的没什么灵丹妙药。

    戚继光想了想,低声说道:“陛下,要不把这些势要豪右、富商巨贾家里的子弟们,都送到乡下去?这样一来,他们的白银,不就到乡野之间了吗?”

    “咦,这是个好主意。”张居正乍一听立刻说道,他对着陛下说道:“容臣缓思。”

    张居正越想越觉得戚继光这个主意好,好得很!

    “陛下,族谱这东西究竟谁捣鼓出来的,确实好用。”张居正目光炯炯的看着皇帝,又看着戚继光说道。

    戚继光连连点头说道:“就是就是,按族谱上的名册,直接把家中弟子放去乡野。”

    “但凡是有族谱的,大抵都是传承了五六百年之久,也都识字,让他们去乡野之间教书,教好教不好都无所谓,又不是真让他们干活,就是让他们把银子带到乡下去。”

    大明但凡算是门第,都有族谱,照着族谱安排就是。

    “一旦白银堰塞,就以丁亥学制的名义下放一波,等待再堰塞,就再放。”张居正看着戚-->>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