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八百五十三章 钱这个东西,该花花该省省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的计算,发现银票兑现的比例不足百分之六,一百两银票,只有六两被兑换成了银币,而且越发达的地方,比如京师、松江府等地,兑换比例更低,户部认为,有20%的准备金进行超发,是合理的。”

    “一百二十万两黄金,发钞六百万贯,是实发,按照20%的准备金去算,今年,发三千万贯钞是合理的。”

    在户部看来,大明皇帝发钞,实在是有点过于谨慎了。

    “宝钞的信用还没有建立,不可操之过急,在通和宫金库还没有完全建好的情况下,不得超发,大司徒,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朱翊钧听闻了户部的意见后,没有等其他明公表示,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十年之内宝钞不超发,日后是日后的事儿,现在是宝钞信用建立的关键时间。

    张学颜欲言又止,最终俯首说道:“臣遵旨。”

    朱翊钧当然反对超发,每一张万历宝钞,都要内帑的黄金去兑付的!

    哪怕内帑的黄金只进不出,是朝廷用白银兑付宝钞,但宝钞会还给皇帝用以还债,所以,万历宝钞的信用,是和皇帝个人信用挂钩。

    作为皇帝,当然不可能允许现在就超发。

    户部想要超发的心,再次被皇帝狠狠的摁住了,张学颜是十分无奈的,皇帝并不是特别清楚,陛下在民间的个人信用,有么多的坚挺。

    只要可以应对挤兑,宝钞的信用就不会崩塌,20%的准备金,已经完全足够应对挤兑了。

    费利佩二世的金债券都破产三次了,也没见费利佩被人拉到断头台上断头。

    这也是杨巍、吴时来这些贱儒们铤而走险的原因,皇帝在朝中,更多的时候,是以保守派的姿态出现,拦着任何看起来有些激进的政令。

    就连黎牙实这个番邦蛮夷,都认为大明的宝钞是可以超发的,因为大明宝钞锚定的不仅仅是通和宫黄金,还有大明百姓用双手制造出来的货物,这些商品也是宝钞的信用构成,超发才是理所当然的,才是对刺激经济有益的。

    可惜,在这件事上,户部始终没能说服陛下,陛下能答应发宝钞,还是因为白银流入锐减,不得已而为之,否则发钞这件事本身,还要等七八年之久。

    朱翊钧看着张学颜,知道张学颜是口服心不服,想了想才开口说道:“大司徒啊,纸钞都是债,朝廷得写欠条问朕的内帑借的债,这是债都要还的。”

    “臣遵旨。”张学颜再次俯首,不再讨论超发的事儿了,宝钞的属性还是金债券,而不是信誉货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明遣倭国特使高启愚传回了一本奏疏,说倭国极乐教的疯狂。”兵部尚书曾省吾面色极其难看的将抄好的奏疏递给了所有的廷臣。

    倭国极乐教徒之前发动过白鸡毛运动,一些战场逃跑的武士会被这些极乐教徒用白鸡毛羞辱,受不了羞辱的武士,再次上了战场,然后死在了朝鲜、对马岛战场之上。

    戚继光在《京都条约》签订之后,继续发动了进攻,已经基本完成了作战任务,从长门国到出云国沿海地区,都被大明军攻陷,现在大明军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消灭一些顽抗的倭寇,清理后患,保证石见银山的银矿,能够顺利流入大明。

    而倭国腹地地区,极乐教徒现在不是用白羽毛羞辱了,而是发动了‘抓住他们’的运动,简而言之,就是配合倭国的一些大名,抓住一切十三岁以上的男丁,让他们投入到收复北部失地的战斗之中,包括自己的家人在内。

    如果把男丁都送到了战场上,家里的一切遗产,这些极乐教徒就可以继承了,所以躲藏不肯上战场的倭国男丁,都被举报了。

    死在战场后,家产全都归了极乐教徒。

    “这些倭人终于意识到,他们视为珍宝的家人、信念、道德、武士精神,一文不值,所以他们开始了反击,名叫光荣击杀的反击行动,在倭国本土展开,任何在脚踝、耳后、颈后刺上了明字的极乐教徒,全都会被光荣击杀。”曾省吾讲完了这个故事。

    白鸡毛运动中,倭人男丁是没有任何反抗的,反而会因为羞辱而上战场,但是在‘抓住他们’的运动中,倭人终于反应过来了,他们手里拿着武器。

    光荣击杀在倭国本土愈演愈烈。

    礼部尚书沈鲤心有余悸的说道:“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内,在倭国大阪城内,就爆发了十二起当街杀人的凶杀案,手-->>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