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章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折看了一遍,也开心地笑了:“陛下英明!袁崇焕真是个难得的将才!”

    崇祯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夕阳。夕阳把天空染成了金黄色,格外好看。锦州之围已解,袁崇焕打了胜仗,户部有了钱,阉党余孽正在清查……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可他不知道,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等着他。后金虽然撤退了,但皇太极绝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卷土重来;东林党人虽然被他训斥了,但心里肯定不满,会暗中给袁崇焕使绊子;西北的旱灾越来越严重,流民聚集,已经有了zao反的苗头;清查阉党时,乔允升牵连无辜,引起了朝堂的动荡……

    “陛下,清查阉党委员会的乔大人求见,说有要事禀报。”小太监进来禀报。

    崇祯皱了皱眉:“让他进来。”

    乔允升快步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凝重:“陛下,臣等在清查阉党余孽时,发现了一个问题。魏忠贤的党羽李永贞供认,他当年修改先帝遗诏时,除了删减‘限制阉党权力’的条款,还加了一条‘立朱由崧为皇太孙’的条款,只是后来先帝驾崩仓促,这条款还没来得及公布。”

    “朱由崧?”崇祯皱了皱眉。朱由崧是福王朱常洵的儿子,朱常洵是万历皇帝的三儿子,当年万历皇帝想立朱常洵为太子,被东林党人反对,最后立了朱由校的父亲朱常洛为太子。如今李永贞说先帝遗诏里有“立朱由崧为皇太孙”的条款,这可不是小事!

    “李永贞的供词可靠吗?”崇祯问道。

    “可靠。”乔允升道,“臣等已经核实过了,李永贞还交出了当年修改遗诏的底稿,上面确实有‘立朱由崧为皇太孙’的字样,还有魏忠贤的印章。”

    崇祯沉默了片刻。朱由崧是福王之子,福王一脉在宗室中势力不小。若是让他们知道先帝遗诏里有“立朱由崧为皇太孙”的条款,肯定会借机闹事,甚至可能发动叛乱!

    “乔允升,”崇祯语气严肃,“这件事绝不能声张!李永贞的供词和修改遗诏的底稿,立刻封存,锁入国库密档,任何人不得查看!李永贞,立刻赐死,对外就说他病死在狱中!另外,密切监视福王府的动向,若是有任何异常,立刻禀报朕!”

    “臣遵旨!”乔允升躬身应下,心里暗暗佩服——陛下真是心思缜密,这么快就想到了应对之策!

    乔允升走后,文华殿里安静下来。崇祯坐在书案后,拿起那份辽东急报,又看了一遍。袁崇焕打了胜仗,这是好事,可朱由崧的事,福王府的事,东林党人的事,西北流民的事……一桩桩,一件件,像一座座大山,压在他的肩上。

    他知道,他这个皇帝,当得绝不会轻松。但他没有退路,只能一步步往前走,带着这千疮百孔的大明,带着这受苦受难的百姓,拼尽全力,去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

    “陛下,天色不早了,您该歇息了。”王承恩见他脸色疲惫,小心翼翼地说道。

    崇祯点了点头:“好吧。对了,明天早朝,你提醒朕,要好好嘉奖袁崇焕和赵率教、祖大寿等人,给他们加官进爵,赏赐金银,让辽东将士们知道,朕不会亏待他们!”

    “奴才遵旨!”王承恩躬身应下。

    崇祯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窗外的夕阳已经落下,夜幕开始降临。文华殿里点上了蜡烛,昏黄的烛光映照着他年轻却布满疲惫的脸。

    列位看官,锦州之围已解,袁崇焕打了胜仗,崇祯皇帝龙颜大悦;可朱由崧的遗诏风波、东林党的暗中作梗、西北的流民危机,又给崇祯皇帝带来了新的麻烦。接下来,皇太极会不会卷土重来?东林党人会如何报复袁崇焕?西北的流民会不会真的zao反?朱由崧和福王府又会有什么动作?

    咱们下回分解——且听第五章“福王异动:遗诏引风波,新帝稳宗室”!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