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章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崇焕接过奏折,眼眶微微发红。他在辽东忍辱负重,一方面要抵御后金,一方面要应对魏忠贤的打压,多少次差点被诬陷致死。如今新帝登基,不仅为他平反,还主动提起军饷的事,这份知遇之恩,让他心里暖暖的。

    “陛下圣明!臣……臣感激涕零!”袁崇焕“扑通”一声又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几分哽咽。

    “袁爱卿快起来!”崇祯赶紧起身,亲自扶起袁崇焕,“朕知道你在辽东受苦了。魏忠贤已经伏法,他的党羽正在清查,以后不会再有人敢克扣你的军饷,诬陷你的清白。”

    袁崇焕站起身,擦了擦眼角的泪水,郑重道:“陛下如此信任臣,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崇祯拉着袁崇焕的手,走到殿中的地图前。这是一幅辽东全图,上面用朱砂标出了大明的疆域和后金的势力范围,宁远、锦州、山海关的位置标注得清清楚楚。

    “袁爱卿,你看这辽东。”崇祯指着地图,语气沉重,“自万历四十六年萨尔浒之战大败后,我大明丢了抚顺、清河、开原、铁岭,后来连沈阳、辽阳都丢了,如今只剩下宁远、锦州这几个孤城。后金铁骑在辽东烧杀抢掠,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你在宁远打了胜仗,杀了努尔哈赤,这是这些年大明对后金打的第一场大胜仗,朕很高兴,百姓也很高兴。”

    袁崇焕看着地图,眼神变得格外凝重:“陛下,臣在辽东多年,深知后金的凶残。努尔哈赤虽然死了,但皇太极比他更狡猾、更狠辣。如今后金已经统一了女真各部,还收服了蒙古部落,实力越来越强,若是再不加以遏制,迟早会威胁到山海关,威胁到京城!”

    “朕知道。”崇祯点了点头,语气恳切,“所以朕召你进京,就是想问问你:辽东的事,你有什么打算?多久能收复失地,把后金赶出辽东?”

    袁崇焕沉默了片刻,眼神变得格外坚定。他深吸一口气,郑重道:“陛下,臣有一计,可五年复辽!”

    “五年复辽?”崇祯眼睛猛地一亮,声音都有些颤抖,“袁爱卿,你再说一遍?五年,真的能收复辽东?”

    “臣以项上人头担保!”袁崇焕单膝跪地,右手按在胸前,语气斩钉截铁,“只要陛下信得过臣,给臣足够的军饷、足够的兵权,允许臣在辽东便宜行事,臣保证,五年之内,必定收复抚顺、清河、开原、铁岭,攻克沈阳、辽阳,把后金赶回建州女真的老巢,让辽东重回大明版图!”

    文华殿里瞬间安静下来,连王承恩都屏住了呼吸。五年复辽!这可是天大的事!若是真能做到,袁崇焕就是大明的再造功臣,崇祯皇帝就是千古一帝!

    崇祯盯着袁崇焕的眼睛,想从他眼里看出一丝犹豫或虚假,可看到的只有坚定和自信。他知道,袁崇焕不是在说空话——宁远之战,他以一万兵力击退努尔哈赤的十万大军,已经证明了他的军事才能;这些年在辽东整顿防务,修筑城池,训练兵马,也为复辽打下了基础。

    “好!”崇祯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说道,“袁爱卿,朕信你!只要你能五年复辽,朕封你为世袭罔替的公爵,赏你黄金万两,良田千亩!你的家人,朕亲自照看,绝不会让他们受半点委屈!”

    袁崇焕站起身,躬身道:“陛下,臣不求爵位,不求金银,只求陛下能答应臣三件事!”

    “你说!”崇祯毫不犹豫,“别说三件,就是三十件、三百件,只要能复辽,朕都答应你!”

    “第一,”袁崇焕语气严肃,“请陛下给臣足够的军饷。辽东将士常年守边,辛苦异常,如今已欠饷半年,若是再不发饷,恐会军心涣散。臣估算过,每年至少需要四百万两白银的军饷,才能维持辽东防务和复辽大计。”

    崇祯皱了皱眉。四百万两白银,这可不是小数目。如今户部刚从阉党家产里查抄了一千万两,可还要赈济西北灾民、整顿京营,若是每年给辽东四百万两,户部恐怕难以支撑。

    可他转念一想,若是五年复辽,就能省下每年的军饷,还能收复辽东的赋税,长远来看,划算!

    “朕答应你!”崇祯咬了咬牙,“每年四百万两军饷,朕让户部优先拨付。今年的军饷,朕已经让毕自严从查抄的阉党家产里拨了一百万两,先发给辽东将士;剩下的三百万两,等清查完阉党家产和江南盐商的财产后,再一并拨付。”

    “谢陛下!”袁崇焕躬身谢恩。

    “第二,”袁崇焕接着说道,“请陛下给臣足够的兵权。辽东的总兵、副将、参将等官员,由臣自行任免;辽东的兵马,由臣统一调度,-->>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