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放松了些。
两人走进殿内,桌上已经摆好了四菜一汤:一盘清炒菠菜,一盘红烧肉,一盘清蒸鲈鱼,一盘炒鸡蛋,还有一碗鸡汤。都是些家常小菜,没有丝毫奢华。
“陛下最近操劳过度,臣妾让人做了些清淡的饭菜,陛下尝尝。”周氏柔声说道,给崇祯盛了一碗鸡汤。
崇祯喝了一口鸡汤,暖暖的汤水流过喉咙,舒服得叹了口气。他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味道醇厚,正是他喜欢的口味。
“还是皇后做的菜好吃。”崇祯笑道,脸上露出几分难得的轻松。
周氏见他开心,也笑了:“陛下喜欢就好。对了,魏忠贤的事处理得怎么样了?”
崇祯放下筷子,叹了口气:“魏忠贤招了,罪证确凿,本来要凌迟处死,结果今天在天牢里自尽了。朕已经下令把他曝尸三日,以儆效尤。阉党的家产正在查抄,预计能有一千万两白银,户部的困境能缓解些。只是东林党人想趁机夺权,勋贵也不安分,辽东的袁崇焕还没进京,西北的灾民还在挨饿……事情还多着呢。”
周氏握住他的手,轻声道:“陛下,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您刚登极没多久,就能拿下魏忠贤这样的权臣,已经很了不起了。慢慢来,臣妾相信您,一定能把这江山治理好。”
崇祯看着周氏温柔的眼神,心里暖暖的。在这尔虞我诈的朝堂上,在这千疮百孔的江山里,只有周氏,能给她一丝温暖和慰藉。
“皇后,有你在,真好。”崇祯轻声说道。
两人边吃边聊,聊了些家常,也聊了些宫里的琐事。崇祯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些。
吃完饭,崇祯在坤宁宫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回文华殿。刚走到殿门口,就见王承恩急匆匆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份奏折。
“陛下,辽东急报!”王承恩喘着粗气,“后金新大汗皇太极,趁袁崇焕军饷不足、军心不稳,率领五万铁骑攻打锦州,锦州守将祖大寿请求朝廷速发援兵!”
崇祯心里一沉——皇太极果然趁虚而入!他接过奏折,快速看了一遍。上面写着:后金铁骑已于八月廿七包围锦州,日夜攻打,祖大寿兵力不足,粮草将尽,请求朝廷速发军饷、派援兵,否则锦州危在旦夕!
“毕自严!”崇祯厉声喊道。
毕自严正在隔壁殿处理查抄阉党家产的事,听到喊声赶紧跑过来:“臣在!”
“立刻从查抄的阉党家产里拨一百万两白银,作为辽东军饷,让快马连夜送往锦州!”崇祯语气急促,“另外,传朕的旨意,命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率领三万兵马,驰援锦州!告诉祖大寿,务必坚守锦州,等援兵一到,内外夹击,击退后金!”
“臣遵旨!”毕自严不敢耽搁,赶紧转身去办。
崇祯站在殿门口,望着远处的宫墙。阳光渐渐西斜,把宫墙的影子拉得很长。锦州告急,袁崇焕还没进京,东林党人还在虎视眈眈,阉党余孽还没清除干净……这大明江山,真是一刻都不得安宁!
“陛下,袁崇焕的使者到了!”小太监又跑进来禀报,“说袁崇焕已经启程进京,预计三日后到达,让使者先来禀报陛下。”
崇祯心里稍稍安定了些:“让使者进来。”
使者是个年轻的参军,穿着一身铠甲,风尘仆仆地走进来,跪倒在地:“末将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袁大人已率五百亲兵启程进京,预计三日后抵达,特命末将先来禀报陛下。”
“知道了。”崇祯点了点头,“你告诉袁崇焕,朕在文华殿等他,让他速来京议事。另外,锦州被围,朕已派赵率教驰援,命他在进京途中,务必协调好辽东防务,不可出任何差错。”
“末将遵旨!”使者躬身退下。
崇祯回到文华殿,坐在书案后,拿起那份锦州急报,眉头紧锁。皇太极刚继位就敢率军攻打锦州,显然是想给大明一个下马威。若是锦州丢了,山海关就暴露在金军铁骑之下,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清查阉党委员会的名单拟好了,请您过目。”乔允升拿着一份名单走进来。
崇祯接过名单,快速看了一遍。上面除了乔允升、毕自严、许显纯,还有六部的侍郎、都察院的御史,一共二十人,都是些正直、有能力的官员,没有东林党人,也没有阉党余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