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69章 英雄凯旋归,清算终有时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部里纪检组的谈话简短而高效。

    何雨柱如实反映了在沪期间遇到的非正常干扰,包括数据复核的拖延、某些人的“暗示”以及评审会上莫名的发难。

    他没有添油加醋,只是平静陈述事实,但每一件事都指向了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益勾连和不当干预。

    两位纪检干部记录得很仔细,末了与他用力握了握手:“何雨柱同志,感谢你的配合。请你放心,部里推动技术进步的决心是坚定的,绝不会让任何歪风邪气干扰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你们小组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辛苦了!”

    谈话结束,何雨柱知道,剩下的已经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纪律问题。

    他不再关心,他的战场在工厂车间,不在这些背后的算计里。

    全国推广任务至此,圆满结束。

    凯旋归来的列车,仿佛都比去时轻快了许多。

    小组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但更多的是自豪和兴奋。

    半年时间,纵横南北,解决无数难题,折服各路专家,最终推动国家标准落地!这份经历,足够他们吹嘘一辈子。

    列车驶入京都站。

    站台上,杨厂长竟然亲自带着厂里一班领导来迎接!场面搞得相当隆重。

    “欢迎我们的功臣们回家!”杨厂长上前紧紧握住何雨柱的手,用力摇晃,“柱子!干得漂亮!太漂亮了!部里的表彰通报都下来了!你们可是给咱红星厂挣了天大的脸面!”

    其他厂领导也纷纷上前握手祝贺,笑容热情洋溢。

    马华和小王等人被这阵仗搞得有点手足无措,但胸脯都挺得老高。

    回到轧钢厂,更是像英雄归来。

    工人们自发地围上来鼓掌,七嘴八舌地问着外面的见闻。广播里播放着激昂的乐曲,厂区门口甚至挂上了欢迎的横幅。

    何雨柱被杨厂长直接拉去了办公室,详细汇报了这半年的情况和后续技术推广的设想。

    杨厂长听得连连点头,当场表示:“没问题!厂里全力支持!要人给人,要钱…尽量给钱!你现在是咱们厂的技术金字招牌!”

    一系列的表彰、报告会过后,何雨柱终于能喘口气,回到阔别半年的四合院。

    刚进院门,就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气氛。

    前院阎埠贵正提着水壶浇花,一看见他,脸上瞬间堆满近乎谄媚的笑容,小跑着迎上来:“哎哟!柱子!回来了!瞧瞧这气色,更精神了!真是咱院的骄傲!快回家歇歇!晚上我让你三大妈炒俩好菜,给你接风!”

    中院几家邻居也闻声出来,热情地打着招呼,眼神里带着明显的敬畏和讨好。

    何雨柱淡淡点头回应,目光扫过贾家那紧闭的房门和窗台上落的灰,心里明了了几分。

    他径直走向自己屋,钥匙还没掏出来,隔壁门开了。

    老妇人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个干净的空碗,正是他临走前还她的那个。她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何科长,欢迎回来。碗一直给你留着呢。”

    “谢谢。”何雨柱接过碗。

    何雨柱摇摇头,开门进屋。

    屋里和他走时一模一样,但桌椅地面干净,没有半点灰尘,显然有人经常打扫。

    他想起离京前苏青那句“路上小心”,心里微微一动。

    第二天,街道办王主任就找上门了,先是热情祝贺了他一番,然后脸色一正,说起了正事。

    “柱子,你不在这些日子,院里发生了不少事……”王主任将贾张氏和秦淮茹如何撬门,如何被保卫科当场抓住,最终如何处理,一五一十都说了。

    最后叹口气:“贾家算是完了。房子街道收回了,小当和槐花在福利院挺好。就是…她们临走前,街道按程序清理贾家物品,发现了一样东西,我觉得得让你知道。”

    王主任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叠得发黄、边缘磨损的纸。

    何雨柱接过打开,一看,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那是一张简陋的抵押借据,借款人赫然是:贾东旭!抵押物是贾家的房子!借款金额是一百五十元!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