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七十一章 过好这一生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第二天既没发烧,也没下不来床,而且还能去上学。

    只是走路的姿势不太雅观,活像上了岸的水鸭子。走路速度自然也慢了下来,苏淡给他背着书箱,两人还好险没迟到。

    到了书院倒是没同学笑话他,反而震惊于苏录这么快就打了个来回……

    “你是初五告假,今天初十销假。”马斋长在考勤簿上给苏录销了假,一脸震撼道:“连来带去才五天,到底怎么做到的?”

    “就是这么做到的。”苏录在李奇宇的搀扶下,缓缓走回位子上坐定,坐下的动作都格外费力,两条大腿酸得不要不要……

    “这也太厉害了吧,快赶上神行太保了。”李奇宇佩服道:“当年我跟我爹走了整整四天才到泸州。”

    “你们那是不着急,我这不急着回来上课吗?”苏录苦笑道:“本来就是后进生,再落下一堆课,彻底不要考了。”

    “大苏同学,请教个问题。”娘娘腔程万舟礼貌道:“泸州城在江南还是江北?”

    “哈哈哈。”苏录不禁大笑,一笑肚子还抽疼。他捂着肚子道:“你就直接问我,去没去过泸州不就完了吗?还问得这么委婉。”

    “主要是被打脸太多次,学精了。”苏淡冷笑道:“不挑事儿他就浑身难受。”

    “别胡说,我就是单纯的好奇。”程万舟自然是不承认的。

    “我们这边的人,会习惯性以为泸州跟我们一样在长江南岸。”苏录对程万舟笑道:“你这样问,就说明你知道其实在北岸。我就是没去过,也知道答案了。”

    “哼,人家就没那个意思。”程万舟别过头去,不理他了。

    这时,苏淡将一份字迹工整的讲义,放到苏录桌上:“哥,这是这几天先生讲的内容,我帮你记下来了。”

    “好兄弟,多谢多谢。”苏录笑着抱拳:“回头请你喝……好喝的。”他本想说丹樱甜露,但估计应该下市了。

    这时林之鸿也回头对他道:“有不懂的可以问我。”

    “我本来也想这么说来。”乔枫也笑道。

    “都问都问。”苏录笑道:“我不会的地方太多了,等考完试请大家一起喝好的。”

    “好嘞!”同窗们高兴应道,当然三万除外。

    他正心说,得跟干娘商量一下,这回算推广得了。不然还真请不起……却听马斋长豪气道:

    “不用,你手头那么紧,我替你请!”

    说着朝他笑笑道:“还没谢谢你,帮我那么大的忙。”

    他说得可不是帮忙打书箱……

    “那我就不跟斋长客气了。”苏录也坦诚笑道:“说完之后确实有点后悔。”

    “哈哈哈……”同窗们也大笑起来,不知不觉苏录已经融入了省身斋,而且好像人缘还不错。

    这时,上课的云板声响起。

    马斋长马上换了严肃的神情道:“肃立!”

    书斋中立即安静下来,学生们起立注视着,徐步进来的张先生。

    张先生在讲台后站定,先扫一眼书斋靠窗一角。见自己牵肠挂肚的弟子终于回来了,他轻轻松了口气,待学生们问安后,方沉声道:“坐下上课吧。”

    “是。”学生们这才坐定开始上课,苏录也坐在最后一排的靠窗位置,全神贯注听先生讲课。

    四月的暖风吹拂着他的面庞,张先生抑扬顿挫的授课声,还有同窗们的朗朗读书声,都让苏录恍若隔世,却倍感安心……

    开学三个月,张先生今日讲到了《论语》的最后一篇‘尧曰’。讲完了朱注和各种考试要点后,他又对众弟子重复一遍最后一段: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知命、知礼、知言’,这是君子立身处世之要。《论语》最后一章谈君子的人格,说明圣人的目地是塑造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培养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志士仁人。”然后他语重心长道:

    “然则,真能登堂入室,治国安邦者几人?我辈大多一生困于科场,穷其一生却不能功成名就。难道就认为自己虚掷了光阴,白读了圣贤书吗?“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