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夫人,该生三胎了吧?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的政令,大方向已经定下,一样是继续切实推行即可。

    六道政令中,三道吏治政令本质上是针对官,三道经济政令本质上是针对民。

    不过,相较于官而言,民的群体其实更大。

    民,其实还能更细分一点,化为农、工、商。

    其中,“商”的相关政令已经较为贴合,重工商业让利于商,设立银行便于行商,相关商业条例也已颁下,日后顶了天就是修修补补,例如取消海禁、发展海贸。

    反正,大方向上绝对不会再有任何变动。

    余下的农和工,则是还有不小的发掘空间。

    特别是农。

    本来一些地主的土地可能都没有人耕种,亦或是没有人精心耕种,但却被统计进了数据库。

    这也即意味着,大地主必须设法把土地租出去,否则可能得赔本交税。

    如此一来,佃户租田肯定会容易不少。

    相关赋税改革推行下去,再推广一些高产农作物,百姓的日子就会好过不少。

    百姓日子一好过,社会风气就会偏向于积极向上,营造出一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迹象,一些常年积蓄的社会矛盾就能得到缓解,从而为王朝续命。

    这也即江昭书写的“民生”。

    至于“倭寇”,主要是为了白银和赋税改革。

    倭寇,也即日后的日本,盛产白银。

    特地谋划白银,主要是为了解决“钱荒”问题。

    其实,大周的铜钱铸造量已经相当之高,几乎是历代之最。

    但很不巧,相较于其他朝代而言,大周的经济有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商业税已经渐渐超过了农业税!

    这一成就,唯有唐朝末期曾短暂达成。

    这也即意味着,大周将会是首个面临商业化转型的国家。

    涉及商业化转型,朝廷铸造的铜钱自然是不足以支撑商品经济的市场流通。

    铜钱价值太低,铸造量不足;银子的价值足以支撑商品经济,但流通量太少,由此便诞生了钱荒。

    要想解决钱荒问题,唯有尽量找到更多的白银,使得铜本位与银本位并行,乃至于以银本位为主。

    一旦实现银钱流通,大周的商贸绝对会相当繁荣兴盛,达到一种难以想象的高度。

    这也是王朝续命的关键点之一。

    积极向上发展的社会,足以掩盖掉一切矛盾弊病。

    为此,江昭却是有意让人勘察倭寇,试着发掘银山。

    “辽国”,则是关于女真人的布局。

    近来,周、辽矛盾日益尖锐,两大政权迟早一战。

    女真,就是江昭认为的破局点之一。

    若说积极推进炸弹、火炮的变革是强大己身,那么挑拨女真就是削弱敌人。

    女真是辽国统治的强大部族之一,也即金国的前身。

    辽国八百万人口,光是女真人就有百万左右,可见女真人实力不弱。

    不过,不弱的实力、八分之一的人口,并未给女真人带去特殊地位。

    有的,反而是忌惮和压迫。

    辽国建立之初,为了打压女真人,便设法让一部分女人人迁居辽阳,首领受辽国封官,族人入辽国户籍,逐渐契丹化,为熟女真;一部分迁居渤海,臣服于辽,上贡赋税,但族人没有辽国户籍,为生女真。

    女真人分为生、熟,迁居异地,自然是被迫分裂为二。

    其后,便是长达一百五十年之久的压迫。

    或许是受文化影响的缘故,连着几代辽国皇帝都或多或少的偏爱一种名叫海东青的猛禽。

    恰好,这种猛禽盛产于生女真人的活动地域。

    为此,辽国皇帝特地设了一种名为银牌天使的职位,让其入生女真人的活动地域购买海东青。

    连着几代皆如此,慢慢的让银牌天使购买海东青就成了“祖制”。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