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二十八章 报纸,巡查,入京!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乱,但总体而言,绝对算得上稳定。

    核心掌权者的支持,也不是什么难题。

    如今,新帝登基已有一年,核心掌权者也渐渐转变为了赵策英。

    一般来说,新帝登基,要想掌权,无外乎就是熬一熬时间,一点一点的掌握实权。

    但,赵策英的确是例外。

    肃清边疆,开疆拓土,一举让其掌握了兵权,建立了武将班底。

    以顾廷烨、张鼎、郑晓几人为首的新一代掌权武将,就是武将勋贵的代表人物。

    既然君臣有了恩遇,勋贵自然不可能跟皇帝对着干。

    劝谏、废后两次政治波动,相继贬斥内阁大学士欧阳修、兵部侍郎吕公著,以及废了中宫之主。

    这一过程中,赵策英强硬的姿态,着实是相当罕见,让绝大多数文臣都为之顾忌,不敢胡来半分。

    这一次,两浙路的重罚,更是震慑天下,朝野震动。

    短短一年时间,一次外患,一次内忧,一次平叛,轻松助力其立威掌权,并借此君威大振,慑服百官。

    单就掌握的实权而言,以及对百官的慑服力度而言,赵策英可谓远超先帝赵祯。

    毕竟,先帝太过仁慈,时常会退让一步。

    而赵策英,几乎不会退让。

    相较于仁慈的人设而言,强硬的人设无疑是更让人心有顾虑。

    让臣子顾虑,慑服臣子,就是君威!

    以赵策英的强硬性子,绝对算是坚定的变法支持者。

    至于官僚体系的执行,就更不是什么难题。

    徐徐变法,徐徐图之即可。

    单从理论上讲,还真就是三者兼备,就缺东风。

    江昭抬眉,有了决意。

    既然皇帝要变法,那就变呗!

    代天巡狩一过,就可以试着变一变。

    反正,他的施政理念一向是慢慢变法,长久变法。

    恰好,两浙路被搞了一波,还可以拿两浙路试点。

    “七郎,磨墨。”江昭摆手,吩咐道。

    “是,先生。”种师道一礼,连忙走过去研墨。

    自古以来,都有观政一说。

    太后垂帘,幼年皇帝观政。

    文臣弟子,趁着老师执政一方,也能借机观政。

    昔年,韩章执政一方,任封疆大吏,江昭就有过长达五年的观政经历。

    这一次,代天巡狩两京一十四路,着实是难得的观政机会,种师道却是以弟子之礼随侍左右。

    不一会儿,墨汁黑润,铺开宣纸,江昭走过去,执笔落字。

    一篇千言书信书就。

    “让人呈到大内。”吹干墨迹,江昭吩咐道。

    “是。”

    钟师道一礼,拾起书信下去安排。

    “哒。”

    毫笔清洗干净,搭在一边,江昭低头,罕有的陷入了沉思。

    既然决定了要变法,那就得为此作好充分准备。

    变法,变法!都说要变法!

    变法,不难理解,主要就是通过更改政令,重新划分利益格局。

    入仕十二年,关于如何变法,江昭自是有一些独到的理解。

    可,具体该从何处入手?

    淘汰冗员、制度改革、考核考绩,亦或是边疆贪腐?

    江昭摇了摇头。

    不对!

    这都是具体的变法方向,而非“入手”第一步。

    除开争取最高权力的支撑以外,关于如何执行第一步,历朝历代的变法者都有相似的做法。

    周公变法,第一步是提出“天命转移,惟德是辅”的理念,论证西周政权统治的合-->>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