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霜白色激波锥,炉底嵌有12块蘑菇状透气砖,氩气通过微孔形成纳米气泡流……
轰鸣声给陈辉带来的不适已然消失,他已经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开始感受到工业巨兽的魅力。
“供氧曲线我调了30年,但终点磷波动总±02%。”
郑源修的声音从耳旁传来,将陈辉惊醒,“待会儿麻烦郑主任提供一下你们现有的模型,还有监测到的数据。”
说完,陈辉不再多说,只是看向郑源修。
郑源修则是带着陈辉走向下一个设备,真空槽、上升管、氩气系统……郑源修事无巨细的介绍着,最后才有些苦笑的说道,“脱氢效率卡在72%,德国人笑话了我们十年!”
随后是弧形连铸机组、直接还原竖炉……
参观完整个工序已然过去了半天时间,陈辉他们就在工厂食堂吃了晚饭,这才在郑源修的带领下回到酒店,洗了个澡休息。
陈辉却在房间中研究郑源修送来的相关资料和数据,看着这上百个G的资料,陈辉也是一阵哑然,但他很快就埋头处理起眼前的资料来。
这个时候他才能体会到有学生的好处,可惜蔻依身份敏感,这些机密数据却是不能让她来帮忙。
陈辉琢磨着,今年开学的时候,是不是找王启明多要几个名额,要是有好苗子,就再招收几个学生。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陈辉很快收敛心思,沉浸到浩瀚如海的数据中。
第二天,早上八点,卢思源就再次找来,又给了陈辉一个1T大小的硬盘,说是昨天太仓促,没有准备,今天这才是全部的资料。
“陈教授慢慢研究,如果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郑主任已经打过招呼了。”
郑源修毕竟是总工,不可能一直给陈辉当向导,陈辉改进了夹杂物运动轨迹预测的模型,他正着手进行小规模试验,如果效果不错,就能投入生产,这可不比在实验室里,有一大堆事情需要他去协调。
所以最终负责跟陈辉对接的,依旧是卢思源。
“我还真有些要求。”
陈辉指了指桌上摆着的两个硬盘,“我需要几个助手来帮我处理这些数据,最好要有一定数学基础的。”
“这件事我会上报给郑主任。”
卢思源眉头微蹙,这件事却不是他能做得了主的,宝钢人很多,但能够满足陈辉要求的人才,却没有多少,更不是他卢思源能调得动的。
陈辉点头,“还有,我准备在这里住一段时间。”
“当然没问题,这处酒店陈教授想住多久住多久,若是觉得环境太差,我们也可以给陈教授安排其他住处,保证让陈教授满意。”
卢思源语气都硬气了几分,这个他还是做得了主的。
陈辉摇头,“住的地方无所谓。”
“麻烦给我在精炼工厂旁边安排个办公室,我就在那里做研究,最好能经常出入工厂,查看数据。”
虽然郑源修毫无保留的给他提供了许多数据,但数据这东西往往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如果数据本身有问题,他就算再厉害,也不可能构建出准确的模型。
所以,他需要能随时进出工厂,实地查看,时时印证,才能确保没问题。
卢思源神情一滞,“可是工厂旁边噪声繁杂,恐怕不是适合做研究的地方。”
“我自有分寸。”
陈辉坚持。
……
“要地要人?”
宝钢总工办公室,郑源修听到卢思源的汇报,嘴角露出笑意,他不怕陈辉要资源,反倒担心陈辉什么都不要就走了,那可就万事皆休了。
“地没什么好说的,工厂外行政楼给他拨一间研究室。”
郑源修大手一挥,没有半分犹豫。
至于人,却是有些难办。
若是给陈辉派几个庸才过去,恐怕难以成事,可他手中人才都不够用,派给陈辉,他也有些捉襟见肘。
“前些天秋招不是来了个清华自动化的博士生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