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81章 突击队扩军出规范,精神文明服务企业搭架子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这会不会太难了?进劳动突击队还要考试啊?”

    钱进说道:“其实这个考试的门槛比你们那七条要低,不过算了,这只是我一个临时想法,暂不使用。”

    “不过,”他微微一笑,“以后咱们劳动突击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正规,到时候会有职级的差别,要晋升职级可就得考试了。”

    “所以各位,好好学习吧,以后有你们学的东西!”

    他这一招说来简单,就是把劳动突击队当日后的企业来管理。

    企业怎么招聘自然劳动突击队也怎么招聘。

    说起来这个劳动量比刚刚出炉的七大条要小的多也靠谱的多。

    “钱总队,人我们能按这个高标准选出来,可这‘泰山路人民精神文明服务企业’,它到底干点啥啊?总不能大家干坐着精神吧?”徐卫东岔开了话题。

    其他人也纷纷抬起头,充满期待和困惑地看着钱进。

    是啊,方向定了,标准有了,人马上要来了,新“企业”的“活儿”在哪儿呢?

    又怎么赚钱呢?

    钱进初期不指望这个新企业赚钱,因为这新企业厉害的是九十年代。

    到时候随着娱乐产业的丰富和对娱乐业放松的监管,他到时候要以此为根据地进军娱乐业的。

    当下确实没什么赚钱的好路子。

    钱进先展示了一条小路:“精神文明,离不开文化。文化嘛,书报杂志是粮草!”

    “我得到内部消息,鉴于现在报刊发行由邮电部门统一管理,实行的邮发合一制度太死板,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获取书报的渠道。”

    “国家马上就要引进国外的类似经验,在一些人流量大的街头设置报刊亭售卖书刊报纸,这个活硬广告不是邮电部门自己干,而是征集有实力、有信誉的单位合作共建。”

    徐卫东听到这里就明白了:“你要跟邮电部门合作共建这个东西?”

    钱进说道:“对,看看能不能获取这机会,要是能获取这机会,那咱们的精神文明服务企业不就建起来了吗?”

    “我已经想好营运模式了,到时候咱们办起‘泰山路流动报刊服务点’,用平板车、三轮车,推着书架、报刊,插上咱‘泰山路劳动突击队精神文明服务点’的大红旗,深入到各个街道路口、副食店门口、上下班的人堆里去。”

    “把党的声音、国家的新政策、外面世界的新变化、还有点能让人长见识开眼界的画报、杂志,用最低廉的价钱或者干脆免费借阅的方式,送到老百姓的眼皮子底下。”

    “到时候咱们能做到让大家有书报看,这不就是提供精神食粮吗?”

    朱韬闻言很感兴趣:“那挂在我们人民流动食堂名下吗?”

    “反正给人民提供精神食粮,也是提供粮食嘛。”

    钱进笑道:“那就用不着了,出来一个新单位,肯定要提拔一批新人嘛。”

    几个没在会议上讲话的党代表闻言来了心思。

    又是一个晋升渠道出现了。

    会计曲永红看到了问题所在,迟疑的问:“可是,钱总队,这样能够赚钱吗?”

    钱进说道:“咱这是响应中央号召,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服务嘛,不能什么项目都想着赚钱。”

    “这个重点不在赚钱上,咱们有那么多的赚钱项目了,这个新的小集体企业主打一个为人民服务!”

    “好啦,任务明确了,各位请回吧,我这里没有预备晚饭!”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