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两家厂愿意给校企办代工,完全可以尽快就把收音机推向市场,而且以低价快速占领市场。
“可能性是有的,要看他们领导怎么考虑。”
杜国旺没有把话说死。
谢威其实也清楚,目前这年代,国营大型工厂无论是干部还是职工,都是骄傲的。
绝大部分并不会愿意沦为代工厂。
要不然,也不会从八十年代开始,就有那么多工厂倒闭。
“后面再说这吧。”
杜国旺的潜台词谢威明白了,他也清楚,想要让那些大型国营工厂给不知名的小公司代工产品,很难让人接受。
“对了,于主任他们准备成立计算机所,我提议计算机所也需要增加一些数学方面的人才……”
“你准备利用梁红玲来打数学专业师资班的主意?”
杜国旺嘴角浮现出一抹冷笑。
呃~
谢威无语了。
自己表现的有这么明显么?
为什么只是一提,谁都知道自己在打数学专业师资班的主意?
“数学师资班的人,从进学校开始,就已经被定了。如果强行留下,会出现很多问题……不过,今年的新生……”
杜国旺并没有解释太多。
他话中意思明显,恢复高考的这两届数学专业学生,都不可能留校。
“不可能啊,学校没打算留几个?”
“能留的,要么在你们实验班,要么就进了项目。如果再留下,你们实验班人,部里就会全部弄走。”
“……”
杜国旺说的各种情况,都是谢威之前不曾关注过的。
目前,学校所有项目,经费并不缺。
至少现阶段是不缺的。
可哈工大即使有数量不少的教职员工跟学生,却依然缺人。
培养人才的单位都缺人,其他单位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解决人员缺口,尤其是搞研究的高端人才,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李瑞作为校长,跟其他学校管理人员一样,希望学校能重新回到巅峰,成为国内第一军工院校,自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学校缺人而无动于衷。
杜国旺等人都看在眼里,他们也算是得了好处的人,至少人手没有之前那么紧张,肯定不会说。
谢威现在又准备把学校给其他单位培养的人才都留下,那还得了?
“谢威,你得考虑咱们是学校,如果只进不出,学校就失去了原本的作用。即使以后培养的人才再优秀,也不会有多少用人单位会接收,学校还如何发展?”
杜国旺的话,如同一记重锤,顿时让谢威不知道如何回答。
他来学校,就是希望利用学校培养人才的优势,可以加快一些项目的发展。
可以说,从改革开放一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全中国都一直处于高端人才缺口的状态。
“很多事,急不来的。你还年轻!”
看到谢威的反应,杜国旺就知道他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也就不再多说,“这段时间,你们先把液晶显示屏搞出来也是好事,校企办的发展,需要一些市场潜力大的高科技产品。日化跟日常用品,终究没有高科技值钱。”
谢威只是苦笑。
高科技是值钱。
可很多东西即使搞出来,能推向市场么?
别的不说,HZ80芯片搞出来了,除了空军给了一批订单,到现在都没有别的订单,计算器等产品,也是为了让这款芯片能有市场需求,从而推动进一步发展。
晚上,梁红玲并没有回来。
谢威也不知道她是在忙自己的数学研究工作还是跟于国峰等人开会。
第二天依然按照原本在学校的作息,晨跑后上课。
第一节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