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均予婉拒。
在英方步步紧逼下,他又作出一些退让。
一、烟价增至六百万两。
二、“代为奏恳圣恩”,在广州之外另辟一口岸,但只准在船上交易,不得上岸居住。
英国人并不满意这个条件。
而道光也同样不满意英国人的态度。
道光二十年十二月初二1840年12月25日
道光收到琦善关于广东谈判的第一批奏折十一月十四·12月7日发,态度已有转变,即下旨让琦善准备剿办之事。
十二月初七12月30日道光收到琦善关于广东谈判的第二批奏折十一月二十一·12月14日发,认为谈判已进入死胡同,毫无希望,遂下旨“乘机攻剿,毋得示弱”
同日,道光恐广东兵力不足,命四川、湖南、贵州备兵共四千人,听候琦善调遣。
道光二十年十二月十四1841年1月6日道光帝收到琦善关于广东谈判的第三批奏折十一月二十六·12月19日发,大为光火,下了一道不留任何余地的严旨:
逆夷要求过甚,情形桀骜,既非情理可谕,即当大申挞伐……逆夷再或投递字帖,亦不准收受,并不准遣人再向该夷理谕……朕志已定,断无游移。
同时还下令启用已被革职、在广州听候处理的林则徐、邓廷桢,让林、邓协助琦善“妥为办理”
……
大清·雍正时期
雍正沉着一张脸,倒也没说什么。
也正是因为说不出什么,反而心里更加憋气!
道光的举动有错吗?
按照以往历史上的经验当然没错。
甚至琦善处处代奏的做法也没错。
但事实就是往着不可知的方向去走了。
归根结底……
“时事判断错了啊……”
这帮人从一开始要的就不是通商。
而是竖旗自治!
……
而另一边,琦善与义律的笔墨官司打了一个多月,双方的来往照会共达十五通。
道光二十年十二月初十1841年1月2日,琦善照会义律,对其所提领土要求予以驳斥,指出:
“天朝准令外国之人前来贸易,已属大皇帝格外恩施,断无再给地方之理,亦经本大臣爵阁部堂备文照会,并据贵公使大臣来文内,声明不再求地,今何以又有予给寄居一所之语?”
义律见琦善不肯就范,乃决定诉诸武力。
道光二十年十二月十三日1841年1月5日义律与伯麦分别向琦善发出最后通牒,声言自本日起,即与中国动兵相战。
“依照兵法办行”
道光二十年十二月十五日1841年1月7日上午八时。英军向虎门要塞第一重门户沙角、大角两岸阵地同时发起进攻。
妇女节,祝所有女性朋友节日快乐!
话说我这有没有女书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