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七百四十一章:乾隆功绩·天下秩序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治三世,虽然他在历史上不太有名,没有什么维多利亚女王那样有名,不过其实也挺了不起,他在七年战争中带领英国战胜了法国。}

    {七年战争时间上从1756打到1763年,也就是乾隆二十一年到乾隆二十八年。}

    {战争的目的,就是夺取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所以战场不光有欧洲大陆,还打到了北美、中南美、印度和菲律宾这些地方,打得是非常惨烈,所以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的结果,是英国胜利了。}

    {英国从法国人手里夺取了加拿大、佛罗里达,以及印度的大部分地区。}

    {从此英国成了海上殖民霸主,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换句话说,这场战争标志着,英国成了世界第一军事强家。}

    {而此时的清朝,还自认为是位居天下中央,是文明之邦,所谓“天朝上国”。}

    {四周国家都是蛮夷之国。}

    {最可气的是,他们什么都知道,但从未想过改变……只想着“大清亿万斯年”}

    ……

    大宋·仁宗时期

    赵祯明白这一分扣哪去了。

    在天朝上国心中蛮夷之国还分为两类。

    一类是明白事的,“倾心向化”,愿意派人进贡,表示臣服,学习先进文化,这类国家就叫属国,就是藩属国、进贡国。

    另一类呢,是没开化,不懂得向“天朝上国”学习的重要性,因此不进贡的,这些叫“化外之国”。

    所以不管是从上古三代、大唐盛世、还是以后明清。

    大家的心目中依然是存在三个世界的。

    天朝上国是唯一的第一世界。

    属国是第二世界。

    那些不进贡的国家则是第三世界。

    现在看来,这般天经地义的世界竟是错的……

    ……

    大明·天启时期

    朱由校不想承认。

    但他确实了解乾隆的想法。

    自“天可汗”后,历朝历代都特别重视属国的数量。

    因为“万国来朝”、“四夷宾服”向来是统治成功的重要标志!

    是皇帝最引以为自豪的一个重要成绩!

    “功绩啊……”

    雄才伟略四字,遮蔽多少英雄人物的眼睛。

    “不过英国是哪啊?”

    朱由校晃了晃脖子,从堪舆图上抬起头。

    “怎么找不到啊?”

    魏忠贤小声道:

    “陛下,要不要问下那些红毛番?他们应该知道。”

    朱由校挥了挥手道:

    “这事就交给你办了。”

    “还有那什么法国……南美……这些乱七八糟的地方都问明白了。”

    魏忠贤点了点头,最后实在忍不住道:

    “陛下可有开海之意?”

    朱由校身子一顿,随后慢慢转头看向魏忠贤,眉角一挑道:

    “三宝之位空缺已久。”

    “勤勉之。”

    魏忠贤眉角染上一丝喜色。

    “奴婢这就去办!”

    朱由校平静的看着魏忠贤远去的身影。

    “心挺野啊……”

    ……

    大清·康熙时期

    “该国在西洋之北,在天朝之西北。其名英吉利。”

    康熙听着宦官传达于传教士的话,陷入沉思。

    法国他知道……那些蒸汽机什么的他也知道。

    但这英国……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