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是这个时候,文字狱跟他妈疯了一样席卷天下,覆盖士人与平民。}
{其实官员也知道文字狱这种事情实在是有点伤天害理。所以,只要不是真的发现赤裸裸的反清文字,相当部分官员不愿意搞得太过分,无非不拿文字狱来邀功请赏罢了。}
{但王锡侯被处斩这事真的让官场震惊了,大家不震惊文字狱,毕竟这是乾隆的常规套路。}
{但是江西巡抚因为一个不小心转眼就被免职下狱,几乎给问斩了,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以前无非是查出禁书有奖,没查出来也没啥。}
{但现在乾隆明摆着告诉天下百官,你如果不走极端,稍微有一点不注意,随时就可能从高官厚禄沦为阶下囚,甚至掉脑袋。}
{想想吧,这老头连厚厚的四十本字典的“凡例”都会仔细审阅,谁后脊梁不冒寒气啊。}
{是啊,所以乾隆想要通过王锡侯案达到的效果,完成了。}
{在这种恐惧的支配下,地方上大大小小的官员们被驱动起来。}
{他们放下手头一切工作,疯狂查抄民间一切文字,日夜不停亲自阅读这些书籍的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给自己带来灾难的文字问题。}
{真讽刺啊。}
{这点精神头,全用在对付百姓身上了。}
……
从王锡侯《字贯》案开始,文字狱大案的数量开始直线上升。
数不清的图书被源源不断地送往北京,位于紫禁城武英殿前的字纸炉不分昼夜地燃烧。
在军机要员的监督下,这些图书全部化为灰烬,与其一同消失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诸多记忆。
而与此同时,在欧洲,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等思想启蒙书籍正在大力印刷销售。
瓦特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将他的改良型蒸汽机批量化生产销往全国各地。
法国人齐弗瑞则正在试图将改良型蒸汽机用于水上运输,世界上第一艘蒸汽驱动的轮船已经开始在里昂的颂恩河上实验。
工业革命加海上霸权的时代正在开启。
整个欧洲社会,都在为此而疯狂。
而对这些事情,中国的精英们一无所知。
他们在忙于创新查抄禁书的方法。
……
大唐。
李世民背负双手一言不发。
李承乾看着沉思的阿耶,只觉得周身的气氛越来越压抑。
“唉……”
随着李世民的突然长叹,压抑的气氛随之不见。
他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无奈道:
“看来,朕是出不了长安了。”
“那些仗,以后就由你来打好了。”
李承乾一时没明白什么意思。
李世民也没明说,只是说完之后就走出望云亭,冲身边的宦官道:
“召集百官。”
“太极殿议事。”
……
大宋·仁宗时期
赵祯看着众臣,正色道:
“朕打算效仿明成祖,派人下西洋。”
众臣对视几眼。
欧阳修率先垂范,行礼道:
“陛下欲行教化与海外,臣等莫不尽心尽力。”
一旁的武将们觑着眼看着这帮人。
这么快就找好出师之名了?
“唯有一点,这劳师之举若是被北辽所知,大举来犯又该如何是好。”
赵祯犹豫了一下,试探道:
“不是有百年和平吗?朕看辽国很信守承诺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