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七百三十四章:我们永远缺失了一部分记忆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后人总能看到。”

    刘邦搂住吕雉坐会榻上,双脚往案几上一放。

    “急个屁啊。”

    ……

    “当然急了!”

    刘彻叉着腰来回踱步着。

    卫子夫、小刘据、霍去病三人看着在殿内不停转圈走的刘彻,脑海中下意识浮现着大逆不道的想法。

    他/阿父/陛下好像转圈拉磨的驴。

    “武器装备是威圧天下的根本!”

    “这期间的人力物力数不胜数!耗费钱财更是无法言说!”

    “但你们看看!”

    刘彻一手叉腰一手指天。

    “这东西它自己就能动啊!”

    “自己就能动!”

    “这是不是说一天十二时辰它都不用休息?”

    “这要是用来锻造兵器是不是就能源源不断?!”

    卫子夫听不懂,但觉得有些过于夸张了。

    小刘据半懂不懂,只是好奇这东西真能十二个时辰不断运作吗?

    霍去病勉强跟上刘彻的想法。

    “不止……若是这种械物可以用来锻造兵器,也就能锻造农具……”

    刘彻一挥手,忍着不耐烦的情绪打断霍去病的话。

    “不是!”

    “子胥,你的想法还是在耕田上面转悠。”

    刘彻按耐不住,继续转圈圈。

    “工业……你莫要忘了李世民得到的东西!”

    “乾隆盛世的描述还没过呢!”

    “工业……工业……”

    刘彻突然站定脚步。

    “百工?”

    “既有百家争鸣……不如朕也来个百工争鸣……”

    “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吧?”

    ……

    大清·乾隆时期

    哒哒声随着手指敲打案几响遍暖阁。

    乾隆闭目不语。

    永琰一动不动。

    “多事之秋啊……”

    乾隆突然感叹一声。

    心中的疑惑也被解释了大半。

    他知道自己极端自负。

    但他不觉得这有什么错。

    恰恰相反,他觉得这是好事。

    毕竟他的一举一动都想着要为后世万代树榜样。

    所以一贯瞄准那些事关全局的最艰巨、最棘手的问题,主打不给后代子孙留麻烦。

    像是《贰臣传》这种调整对明末清初人物评价就属此类。

    毕竟这种直接违反祖宗定评的大事,后世子孙没有魄力、没有能力去办,承担此责任非他莫属。

    换言之,他信不过后面的皇帝。

    “八国联军……武器装备……工业时代……”

    乾隆从结果倒推,再结合天幕里的话,基本锁定了自己就是那个“胜负手”

    这一步下对了,可能就不会有什么八国联军。

    但问题是,这一步下不下呢?

    乾隆还是在犹豫。

    毕竟在他心里,海外诸国的威胁不算最大的。

    再看看吧,再看看。

    ……

    乾隆四十二年1777十月

    江西巡抚海成又报上来了一份跟“文字狱”有关的奏章。

    江西新昌有个举人叫王锡侯,根据《康熙字典》编了一部新的字典——《字贯》

    县令认为他擅自修订《康熙字典》属于大逆不道,从而上报。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