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七百三十章:全才和珅·议罪银制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捐纳。顺康时已经施行,但是属于临时性,雍正以后遂成常例,每遇财政支绌,捐纳即成为应急的惯用手段,其捐纳所得,亦作为户部的一笔经常性收入。

    捐纳范围也开始不断扩大。每年国家由此收入多至一千四百余万两。

    乾隆十五年1754一年的捐纳银达到五百五十六万五千六百三十五两,约占当时户部全年收入一千四百二十四万八千八百六十九两的6%

    商人报效主要是盐商,报效之例始于雍正,凡遇军需、河工、灾赈,政府鼓励盐商报效,作了财政的一项辅助收入。

    如两淮盐商即以捐输报效为名,向政府提供巨额款项,其中仅军需一项,自乾隆十三年至六十年1795,大的捐输即有八次之多,总计银一千三百一十万两。

    ……

    大宋·哲宗时期

    赵煦看着天幕,喉咙不自觉的上下移动了一下。

    好多钱!

    这……

    前来禀报端王“谋逆伏诛”的司马光一眼就看出皇帝心动了。

    确实,这没法不心动。

    但是……

    “陛下,捐纳的开办虽一时能起到弥补财政亏空,应急军需的作用。”

    “但市侩之流通过捐纳得官,更会加强苛刻扣百姓!”

    “这是加剧吏治的败坏和贪污的盛行。”

    “此举对于清朝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

    司马光虽白发苍苍,但眼神一如年轻时倔强,他看着赵煦拱手沉声道:

    “至于所谓盐商的报效,虽一时献出巨款,使清朝可以暂解燃眉之急。”

    “但盐商若以此缘由拖欠税款,在经济上仍是得不偿失。”

    赵煦看着担了骂名的司马光,叹声道:

    “言之有理。”

    “可是……朕还能怎么做呢?”

    “饮鸩止渴,也是解渴了啊。”

    司马光低着头,听着风吹竹林声,他再次想起当初的范公与王安石……

    “推行新法。”

    司马光抬起头,看着赵煦。

    他的眼中再次燃起那早已熄灭的星星之火。

    “这次,由老臣来。”

    赵煦明白了。

    “朕晓得了。”

    皇帝按桌起身,行礼道:

    “朕与公,共奉息壤之盟!”

    司马光连忙上前一把托住,颤着嘴唇,一时说不出话来。

    赵煦反按住司马光的手臂,郑重道:

    “朕,必不叫新法……”

    “人亡政息!”

    司马光顺着鼻头发酸,眼泪流下。

    悲泣着。

    ……

    天幕上。

    清新淡雅的暖阁内。

    虽已雪染华发,但越发精神矍铄的乾隆慈祥的看着跪倒在地的大臣。

    “和珅啊,朕观你家的丰绅殷德眉目清秀、聪明伶俐。”

    “就指为十公主额驸,并赏戴双眼花翎,待公主长大成人后,择日下嫁。”

    官员一脸喜不自禁的叩首:

    “奴才!谢主隆恩!”

    “万岁爷对我儿的厚爱,真是让奴才粉身碎骨亦难以报答!”

    乾隆捻着手里珠串,笑道:

    “要什么粉身碎骨啊。”

    “和珅啊,自从你掌管内务府之后,皇室财政有所好转,朕对你一直很信任。”

    “现在兼任你为户部尚书,你就好好的有所作为,为朕分忧罢了。”

    和珅眸光一闪,再叩首高声道:

    “奴才-->>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