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七百一十四章:乾隆·皇帝里的天才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r>
    大殓之际,就是要把雍正装进棺材的时候,弘历“痛哭失声,擗踊无数”

    擗,捶胸。踊,顿足。

    就是说无数次挣扎跳跃,拦着说什么不让人盖上棺材盖。

    所以大臣们都说,这个新皇帝,真重感情,真孝顺。

    乾隆给满朝大臣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第一印象。

    ……

    大汉·宣帝时期

    刘病已打眼一瞧就知道这人绝非善类。

    “打蛇打三寸啊。”

    标准的儒家皇帝流程。

    回顾历代历史,皇帝交接班的那时候通常都是危机重重。

    而清朝建立以来,也只有乾隆的继位光明正大,水到渠成。

    而且,乾隆继位时才二十五岁,是当皇帝的最佳年龄。

    人在这个年龄,既有朝气和进取心,又已经完成了系统教育,正是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

    “下一步……收买人心。”

    许平君好奇的看向刘病已。

    “病已,你在说什么?”

    刘病已将她搂进怀里,笑道:

    “我再说……雍正时期的弘历可能要挨打了。”

    ……

    孔子曰:“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那么按理,这个孝顺的新皇帝会全面继承雍正的既定方针。

    满朝大臣都这么想。

    然而事实的发展却远远出乎人们的预料。

    雍正驾崩后第二天,八月二十五日,乾隆就迫不急待发布谕旨,驱逐了雍正皇帝豢养在禁苑、宫中和他说禅论道、炼制丹药的僧人、道士。

    在谕旨中,乾隆说:“皇考万几余暇,闻外省有炉火修炼之说,圣心虽知其非,聊欲试观其术,以为游戏消闲之具。因将数人置于西苑空闲之地。圣心视之如俳优人等耳,未曾听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药。”

    意思就是,我爹闲着没事的时候听说外面有人会炼丹术,虽然明知这事很荒唐,但是就为了取个乐儿,找了几个道士,在西苑竖炉炼丹。

    我爹不过把这些道士当作排遣取乐的优伶小丑,从来没有听取过他们一句进言,也从来没有吃过他们给的一粒丹药啊!

    ……

    大明·正德时期

    朱厚照盘着手里的铁丸,一脸怪异。

    “他这不是纯纯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本来大家都不知道雍正是怎么死的,这道谕旨却泄露了秘密。”

    “几乎就是明确告诉大家,大行皇帝就是乱吃丹药死的。”

    “他为什么如此迫不及待的来揭父亲的短呢?”

    “宫廷秘事,竟让寻常百姓知道?真是匪夷所思……”

    朱厚熜看了一眼天幕里一脸纯良之色的皇帝,又看了一眼玩世不恭的皇兄,叹气道:

    “此一时彼一时啊皇兄。”

    “乾隆的这个政策做得非常正确。”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即位,自然要纠正旧统治时期的弊端,推陈出新。”

    “所以这道谕旨,与其说是违背,其实是创新。”

    “他在透露出一个信号。”

    朱厚照颠了颠手里的铁丸,好奇道:

    “什么信号?”

    朱厚熜抬头道:

    “他不是大行皇帝,不搞神鬼之道。”

    “他不是大行皇帝……”

    朱厚照撇了撇嘴。

    “雍正有什么不好?比我爹靠谱多了。”

    朱厚熜嘴角抽搐。

    皇兄……真孝顺啊。

    ……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