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给你那就真是给牛马了。”
“闷头就知道干。”
朱元璋嘴硬着:
“别说那些,你就说咱是不是精力旺盛吧!”
马皇后笑了。
“所以说,你才是真牛马啊。”
“就知道干活,活干得怎么样是完全不知道。”
“多歇歇吧!”
……
大清·乾隆时期
乾隆合上扇子。
有一搭没一搭的敲着。
“让和珅、刘墉、阿桂、福长安等人来见朕。”
守在一旁的太监领旨退下。
一旁的永琰回头看了眼离去的宦官身影,有些忐忑道:
“汗阿玛……可是有何不妥?”
乾隆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
“还行,你没傻到家,还有几分直觉在。”
“从太宗皇帝开始天幕的奖励就不对劲。”
“那个威力绝伦的炮……剑……剑炮。”
乾隆分不清那究竟是个什么鬼东西,随口定了个名字。
“那剑炮本以为是为了对付多尔衮的,但后面圣祖爷的奖励更加不对劲。”
乾隆从暖床上下来,永琰连忙上前搀扶。
“随后朕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永琰突然福至心临。
“八国联军?”
乾隆站定于门口,望着万里晴空。
“明朝是怎么亡的?”
没等永琰回话,乾隆自顾自道:
“因为他们眼高于顶。”
“其实,若当初他们用葡萄牙人训练火枪队,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但没有……”
“……你说俄国为什么一定要不停侵入漠北和黑龙江?”
永琰刚张嘴,乾隆又自顾自道:
“你说英国为什么一定要来中国贸易?”
“贸易战,朕又不是没打过……”
“朕只是老了……”
庭院响着漱漱风声。
一两只庭燕划过……
乾隆眯眼看着那低滑的燕子,轻声道:
“要下雨了。”
“让人把那燕子窝加固一下。”
脱开永琰搀扶的手,乾隆向屋内走去。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
天幕上。
乾清宫内。
一封密匣自正大光明的匾额后面取出。
侍卫将封函恭敬的捧到一位皇子面前。
皇子打开封函,取出黄绸诏书打开,看了一眼便泣不成声。
身边一位穿着蟒袍的亲王接过诏书,宣读道:
“皇四子宝亲王弘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圣祖仁皇帝于诸孙之中最为钟爱,抚养宫中,恩逾常格……”
“今既遭大事,著继朕登极,即皇帝位。”
……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的第四子弘历继位,时年二十五岁,次年改元乾隆。
诏书宣读完毕,乾隆“自昼至夜,号哭不止”,从头一天夜半到第二天太阳落山,哭不停声,水米没打牙,没吃一点东西。
在当时非常讲究礼法。一个人在礼法上表现得怎么样,对父母孝顺不孝顺,葬礼上悲不悲痛,决定着社会上对自己的看法。
《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在这些方面的表现那是无可挑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