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六百八十六章:福临:向“吾父”发起叛逆!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如果下一个皇帝不好大喜功,应该能五十年好日子可过”

    ……

    恢复经济,发展国家的稳定和强大除了取决于官吏的清廉和守法外,还与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息息相关。

    顺治深知这一点,于是在整顿官吏的同时也开始恢复正式的生产和社会经济秩序。

    顺治十年1653设立兴屯道厅,开始在北方推行屯田开荒,在南方的四川等地,对兵民的开荒采取鼓励政策。

    随后,又颁发了《督垦荒地劝惩则例》和《官员垦荒考成则例》等,来进一步鼓励垦荒。

    顺治十五年,垦荒地达到九万余顷,每年可为朝廷增加赋银四百零八万余两

    而在与民养息在土地政策上,顺治还禁止了多尔衮摄政时进行的圈地活动。

    让以土地为生的百姓得以生存、发展。

    评价B级·得三分

    ……

    大清·雍正时期

    “顺治爷……”

    雍正垂眉叹息道:

    “在外朝处理上不是一个平庸的君王。”

    “他接手的是一个面对内忧外患的清廷,留给汗阿玛的是一个相对统一的帝国。”

    “也许,众人只能记得睿亲王兄弟,但是睿亲王和顺治爷如果不能合作,清廷就要内斗而卒。”

    雍正抬头望天,又叹了口气:

    “清能代明,非一代一世之功,实三世耕耘经略之业。”

    “汗阿玛雄才伟略……”

    弘历忍不住看了一眼自家阿玛,雍正说完半截话就开始闭嘴运气。

    过了好一会儿,又对弘历道:

    “朕德薄,但终究不负祖宗社稷。”

    “但望你念兹在兹,使我大清六代不出庸君昏君。”

    雍正想到了脑子里的聊天群,带着几分期盼之意道:

    “既如此,便能和秦国与西汉,相提并论了。”

    ……

    用人识人:顺治皇帝亲政后,虽推行满汉亲近政策,但始终也未改变清朝“首崇满洲”的既定国策。

    他将主张部院大臣专用汉人不用满人及建议修改逃人法的言官如李呈祥等流放关外,甚至将主张“留发复衣冠”的内翰林院大学士陈名夏处绞。

    但基于大方针之下,又提升了汉人官员的品级。

    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顺治非常鼓励大臣直言进谏,即使意见尖锐也不加怪罪。

    顺治以后的皇帝也大都受顺治的影响,广泛纳谏,耐心听取大臣们的意见。

    评价B级·得三分

    ……

    {装样子罢了。}

    {这话说的,那人最起码还装一装呢,总比一点不装要强吧!}

    {纳谏,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十分小众的词语啊。}

    {那是因为你明朝时间看的太长了……}

    {明朝皇帝也有纳谏的!}

    {哦?请指教?}

    {……弘治……}

    ……

    大明·永乐时期

    “你放屁!”

    朱棣一拍案桌,大声喝道:

    “朕难道不纳谏如流吗!”

    徐皇后头也不抬的织着衣物。

    “骗骗别人得了,别把自己骗了。”

    朱棣装作听不见。

    心里则想着另一件事。

    大明十六帝难道还凑不出一半纳谏如流的皇帝吗?

    ……四分之一也行啊……

    ……八分之一总有吧!

    ……

    后世-->>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