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五百六十八章:大明的钱去哪了?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杨坚眼角跳动。

    “你还暴增……”

    “你离暴死不远了……”

    开中法的本质是为了什么?

    运粮啊!

    你户部进账有毛用啊!?

    难道建立一个机构去发粮?

    那你不还是本末倒置吗?

    你不还是发银子让他们自己买吗?

    但十两银子发下去到边境以后。

    能有几文呢?

    独孤伽罗是大族出身,对一些事情她心知肚明。

    要解决商人不愿意参与开中的困境,方法很容易想出来。

    可以改变粮和盐引的兑换比例,比如以前运一石米到大同可以换一引盐,那么以后可以换一点五的引盐。

    或者是打击盐场贪腐,对不能如期交盐的盐场官员进行处罚。

    还可以禁止权贵从特殊渠道搞到盐引等。

    这些做法都是“对症下药”。

    但这些措施他都不提,偏偏提了一个只对商人有利而对边境粮食保障不利的改革建议。

    这是为什么?

    ……

    {啥也不说,啥也不懂,我就是突然想做个科普。}

    {叶淇,江苏淮安人。淮安,大明最重要的食盐产地,盐商云集。}

    {徽商在两淮做盐业生意,叶家与徽商多有通婚关系,徽州盐商大部分都跟叶淇关系很好。}

    {两淮地区靠近食盐产地,但是远离边境。}

    {晋商,从山西运粮到边关成本很低。所以天下盐引大部分都归于晋商。}

    {纳银开中,是只要把钱交给户部的运司,拿到盐引,剩下的就是领盐和卖盐了,不用考虑距离边境的远近问题了。}

    {变法之后,徽商成为盐商的主力。}

    {与徽商广泛结为姻亲的叶家愈加兴旺发达。}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