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开发,巩固国防!
“这是好事啊?”
刘秀皱着眉头。
“那怎么说没钱呢?”
……
但有四个原因让这个制度成了摆设。
一是让利太多,引来了权贵的觊觎和干预,打压商人参与程度。
二是明朝自朱元璋开始常年用兵作战,军需花费甚多。
再加上食盐产量与盐引的分离,多发盐引可以多从中征税并用于开中,所以导致出现了滥发。
商人经常数年甚至数十年无法兑换食盐。
三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私盐也逐渐泛滥,相较于官盐更显得物美价廉,导致官盐滞销。
四是朱棣在开中的同时,又实行了户口食盐制,也就是为了减少纸币滥发的问题,而向百姓征收纸钞,分发食盐。
这等于变相减少了盐商的销售市场。
在这种种情况下,民间商人对“开中”的兴趣越来越淡。
……
季汉。
刘备也是看不懂。
“怎么好好的东西,总能搞成一地鸡毛呢?”
曹操轻抿了一口酒水,摇头道:
“这明朝从根子上就不对。”
“朱元璋定下的东西太多,偏偏路子又窄。”
“后人要在一条不能扩修的窄路里挪移翻腾避开陷阱。”
“时不时还要为了避开陷阱而搭建些工具。”
“这路可不就是越走越窄,越走越难。”
“明朝的问题,比宋朝都大啊。”
孙权细嚼慢咽下一块烤肉,淡淡道:
“宋朝是尊文抑武,但最起码还是有一个尊字的。”
“所以宋朝士大夫的想法和作为虽有些不着实际,但依然有为君略效犬马之劳的想法。”
“明朝则不同,一开始就没把文官当人看。”
“土木之变,勋贵又被一网打尽。”
“于谦、王越,无不说明皇帝的刻薄寡恩。”
“坐左不尊,立右不敬。”
“大明文武的心就不在大明上,能奈之何?”
“坐中位的,永远是拉一帮打一帮。”
“哪有自己与所有人对立的?”
“大明皇帝才是真的孤家寡人。”
刘备与曹操微微侧目。
随后对视一眼。
这人也不是一无是处。
……
公元1491年,弘治四年,因为巴图孟克的入侵,边关需要更多的粮食,朝堂特批了一定额度的“开中”来给军队发粮,但是却没有足够的粮食运过来卖给军队。
这反映出开中法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急须改革。
因为开中法一直是户部管着的,改革措施也交由户部研究。
户部尚书叶淇就提出一个改革建议:改“运粮开中”为“纳银开中”。
也就是商人不用运粮食到边关了,改为直接交银子到户部,户部收到银子以后直接给商人盐引。
然后再用这些银子来向边关运粮,这样商人参与的积极性就能大大提高。
这个建议得到了采纳,并很快付诸实行。
一年之内,户部管理的国库收入增加了一百万两白银。
当时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粮食,真正的银子才两百万两。国库收入一下就增加了一百万两,可以说是暴增。
也由此,朝廷每年增获白银数十万两。
但是边镇商屯逐渐废弃,开中法趋于崩坏。
……
大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