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百五十五章:元朝“四等人”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

    大唐。

    李渊都有些出神了。

    “居然过了这么久……”

    一旁的李世民感叹道:

    “是啊,不知不觉,都过了这么久了……”

    “历史啊……还真是沉重呢。”

    ……

    大辽·圣宗时期

    耶律隆绪似小鸡啄米一般疯狂点头。

    “对啊!”

    “那南朝连中原都丢了!”

    “别说大一统了,连正统都没了!”

    “所以,是不是该轮到我大辽了?”

    ……

    忽必烈是蒙古政权转型的关键人物。

    除了依照中原王朝模式建立元朝之外,他将政治中心先从和林迁到开平,在今天的内蒙古,离原先的和林不太远。

    更进一步将开平改名为上京,同时将真正的政治中心移离上京,搬到燕京

    我们甚至不能说他“迁都”

    因为在忽必烈之前,蒙古并没有国都的观念与建制

    ……

    {从成吉思汗建造战争机器,到窝阔台手中形成了驿站系统,转型出现镇戍制度,蒙古人学会了如何调和军事与农业生产。}

    {完成了从巨型游牧部落,慢慢过渡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而在这整个过程中,南宋什么也做不了,只能作壁上观,战栗的感受到可怕的悲剧一步步逼近。}

    {待宰的羔羊!次奥…}

    ……

    大宋·太宗时期

    赵匡义臭着一张脸坐在凉亭内。

    “说忽必烈就说忽必烈!”

    “又扯到宋朝做甚!”

    ……

    大蒙古国

    静待众子到来的铁木真把玩着匕首看着天幕。

    他以为他不在乎什么中原王朝。

    但当看到经历四五百年,中原再一次大一统。

    而统一者还是自己的孙子时,一股奇妙的感觉诞生了!

    “大一统……”

    他咀嚼着这三字。

    不知道为什么。

    越嚼越香……

    ……

    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法律体系,且法律体系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元朝的大一统,在表面看来,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但其在治理国家和统治人民的进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元朝曾经想效仿辽代的南北面官制,以契丹的法律、政治制度来管理主要居于北部地区的百姓。

    以中原法律和政治体系来管理主要居于燕云十六州的汉人。

    但随着元朝灭南宋后,疆域急剧扩大,加之跟随蒙古人南伐的色目人、北方汉人越来越多地定居于南方,与汉人进行杂居、混居。

    因此,辽代的南北面官制显然无法适应统治辽阔帝国、众多百姓的需要。

    ……

    大汉。

    刘邦顿时敏锐的意识到一件事。

    或者说他又看到了熟悉的一幕。

    吕雉也看向了刘邦。

    两人想到了一处去。

    元朝如今面对的情况与秦朝有异曲同工之处。

    都面临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度、民众。

    一旦举止失措,就是步秦国之后。

    ……

    大唐。

    李世民坐直身子仔细看着天幕。

    唐朝-->>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