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百二十五章 拒绝朱元璋的圣旨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花光了他的积蓄,每日在寺庙提供的客房里,吃着寺庙的斋饭,闭门不出读完了每份报纸。

    “如果全社会认可发展工业化道路,那么粮食就需要控制在官方手中。”

    “这不是为了哪家之利。”

    “而是为了保障现在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只有保障每个人的口粮,才能坚定不移的继续以人为本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让每个百姓享受到工业化发展的成果之中,正所谓天下大同!”

    杨士奇震惊了当场。

    一夜之间,三杨之名,传遍北平。

    “三杨啊。”

    朱高炽也感到太巧合了。

    鼎鼎大名的三杨,没想到不约而同来到了北平。

    “机会不可错过,到底是个千金买马骨的机会。”朱高炽亲自召见了三杨。

    ……

    “机会不可错过。”

    “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塞外。

    额勒伯克可汗说道。

    “汉人在塞内修建铁道,在塞外修建铁道,已经要修到我们这里了,根据逃来的人所言,当铁道建成之后,就再也无法推翻汉人们。”

    北平新军在塞内的大胜,消灭了反抗势力。

    如今在塞外稳打稳扎。

    以铁道为根基,一步步沿着河流地区修建铁道,最终要形成贯穿东西的塞外大铁道。

    通过铁道控制河流,最终形成在塞外的统治。

    “现在汉人皇帝的孙子造反,爷孙之间打仗,我们决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就算无法重新征服中原,也要把汉人驱逐塞外。”

    额勒伯克可汗信心十足。

    草原人的势力仍在还在。

    隔壁的帖木儿建立了大帝国,征服了偌大的区域,他不信自己不如帖木儿。

    历史上。

    这位可汗两年后被手下造反杀死,其子逃入帖木儿帝国,明朝使臣在撒马尔罕还见过其子。

    帖木儿死后,其子又去了东察合台汗国居住,一直到永乐时期,此人率部众返回塞外,靠着其余人的支持,打败了已经选择与大明保持和平的诸多部落,重新夺回了汗位,也成为了朱棣北征的对象。

    如今。

    额勒伯克可汗觉得自己能行。

    许多人也觉得额勒伯克可汗说的有道理。

    于是几万人的骑兵,突然南下了。

    此时。

    北平的主力大部分南下,而塞南只留下了不多的兵力,主要还是当地的卫所兵。

    “噹!”

    警钟敲响。

    工地的工人们,第一时间丢下手里的工具,急速的跳入铁道上停留的马拉火车,逃入了附近的兵堡

    “嗖嗖嗖。”

    箭矢如雨。

    天际线外的骑兵们,想要追上去。

    可他们被发现的太早了,虽然速度要快过马拉火车,却还是让工人们逃入了兵堡。

    兵堡的大门紧闭。

    “杀!”

    “屠光他们!”

    额勒伯克可汗骑着马,高举手里的弯刀,意气奋发的说道,身后无边无际的儿郎们,嘴里呼啸着冲向兵堡。

    一百年前。

    靠着北地的工匠,他们还有攻城器械,也正是因为有攻城器械,所以他们可以打下中亚一个又一个的小城。

    一百年后。

    失去了汉人工匠,他们连攻城梯都制作不了。

    围着兵堡骑着马,往兵堡里射箭。

    箭矢落在水泥面上,连印子都没有留下,无力的滑落到看不见的地方。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