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百二十四章 天下大同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奋。

    “军事发展肯定是重要的,但是经济发展同样至关重要,以目前的军事力量来看,优先发展经济建设,更加的迫在眉睫。”

    “而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需要更多的新式人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一连三个人才,在场的人已经明白,小王爷更看重的是学校,而不是府学,州学,县学。

    “当然了,府学,州学,县学的兴盛,为工业化发展道路提供了许多可以培养的人才。”

    “没有这些学校打下的底子,我们至少需要发展二十年才能培养出足够的教师。”

    “接下来,在北平,大宁,开平,金州,陕西都要大兴学校,从府学,州学里招聘更多的合格的老师。”

    “教师评级制度,仍然需要严格把关,让符合新式学校标准的人,才能进入学校当老师。”

    学校最重要的是老师。

    而明初有朱元璋打的底子,无论是民间识字率,还是读书人都有足够的底蕴。

    这是朱高炽发展工业化道路,能有不少人才使用的根本原因。

    否则光培养教师就需要耗费二十年。

    现在的读书人,只需要经过培训,许多可以成为新式学校的教师,保证了教学行业的快速发展。

    反倒是建教学楼这些并不算难题,只要资金足够,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属下有个提议。”张辅认真的说道。

    “说说看。”

    “其实不是属下一个人的想法,新式学校建设多年来,有了许多的好现象,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不少先生认为,当下新式学校的课业太过繁重,并不利于学生们的进步。”

    “经过不少人的商议,认为应该减轻专业课程,加强社会课程,并且兴办大学。”

    张辅的提议,朱高炽来了兴趣。

    大学肯定是要办的。

    但是没想到下面的人主动提了出来。

    “在中学三年读完后,毕业的孩子们已经十五岁,以社学的名义,流入军队,工厂,学校等,通过社学的考核,最后成为重点培养储备人才。”

    “而学校教的内容,有许多并不需要,反而浪费了孩子们的时间。”

    “所以建设大学,形成完善的高质量的,更加细化的学科,让那些各方面展露天赋的孩子进入大学。”

    “普通的孩子们,则加强社会学科的学习。”

    朱高炽迟疑了起来。

    简而言之。

    小学中学降低专业课,以户外课为主,加强社会能力的培养,大学则培养有天赋的孩子。

    事物的两面性,有好处就有坏处。

    “这件事情关乎教育根基,需要慎重考虑,可以召集全体学校的先生们,集思广益形成最终的教育理念方案。”

    朱高炽不敢乱做主,最后决定让众贤大议。

    原来的方案,是把每个孩子当做大学生来培养。

    现在提出的方案,则是只把真正有天赋的孩子,低水平专业课下,能自主绽放天赋出来的学生,当做大学生培养。

    本章完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