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一十章 耳熟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先关着吧。”

朱翊钧站起来,内心已经冷静,羞怒已去,改变了主意。

见状,李现连忙摇摇手,太监们撤去屏风,让开道路。

“召内阁,石茂华,凌云翼于文昭阁。”

坐上轿子,朱翊钧交代。

杀人容易,治人难。

“母亲这些日子可好。”

朱翊钧突然问起。

“圣母在慈庆宫安好,每日不是看戏,游览花园,就是和仁圣皇太后打牌。”

李现小声回到。

“多派些人去服侍母亲,勿要让母亲不满,幼军也去些人。

再去告诉武清伯,多和母亲通书信,书信你要看一看,让武清伯多说些家乡的事,缓解母亲的思乡之苦。

召道德修士去慈庆宫,不能耽误母亲礼佛。”

武清伯前番被被封赏后,被遣返老家,无令不能出门。

思来想去,最近时日还是两不相见吧。

到了文昭阁。

等众人至。

朱翊钧问道。

“今日早朝,如此发难于朕,是欺朕年轻,不敢杀人吗?”

众人皆起身跪下,称不敢。

朱翊钧让众人起来。

张四维说道。

“言官所奏之事,臣也有所耳闻,并不是虚言。”

“那为何不能单独奏报,却非要选择早朝?前番兵部推诿于事,改了工部,工部突然生出来此事,难道不是轻视朕?”

石茂华解释。

“臣的建议不周,臣之罪也。”

朱翊钧摇了摇手。

“如果要问罪,朕已杀人止怒,何必又招来诸位于此。”

张居正说道。

“两年来,各地事多,这番扩军急,军备也急,工部匠役的确紧缺,充军户征用,不通匠艺,皆累,臣有一言。”

“先生请讲。”

“请天下诸司所属班者,有力者照例每人月征银六钱,解送工部以备雇役之用。

百姓徭役已足,不可轻征,拨用军户出,止出力役。”

从地方调工匠来京不足之用,然后不需要技术,只需用力气的活,就交给军户。

这个办法是个可行的。

朱翊钧点点头。

“工部尚书行事不力,革职,内阁重新选一个吧。”

众人松了口气。

命令下发,公文派出。

没多久,应天府上奏。

“上元,江宁人匠逃故者二千一百八十余人,概因坊民赔纳月钱日久,匠人不能承,皆逃往。

本府令原籍补入,却告知户已绝,又令继承原户田产之家充补,则弃田而逃,实无力承担工部之派,祈圣人明鉴。”

其余地方的奏疏也至,大多都是如此。

招来梁大忠。

把这些奏疏给了他,朱翊钧冷笑道。

“去查。”

梁大忠领命而去,锦衣卫出。

回头又对石茂华,凌云翼等人说道。

“两位如今可知,朕也难。”

“陛下圣明。”

朱翊钧叹了口气,今日招来两人,为了询问八卫扩编事情。

见凌云翼面漏难色。

“卿如实讲。”

“无兵可征。”

凌云翼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也没有想到京营原来是这么个情况。

朱翊钧怀疑自己听错了。

京营五十万户军户,账面上光战兵就有十万,怎么告诉他说没可征?

这个锅,凌云翼也无法,看向身旁新上任的兵部尚书。

石茂华上前。

“臣清查京营,发现皆是京城小贩游民之辈充数,彻查卫所名册,发现军户十留其一也。”

朱翊钧愣住了。

五十万军户,十留其一?

按这说法,如果不是他自己分皇店,得来的钱养了御马监四卫军,和御前卫两万人,京城原来真无兵可用。

前番自己重用戚继光,有言官上言告诫自己。

“陛下需要防备陈桥之变矣,戚部如以紫荆关为守,据大同,京师唾手可得,天下兵马不能进,救援不及也。”

自己还处罚了那言官,今日想来,原来那言官并不是胡言,只不过不敢揭开京营这口锅。

如果不是自己今日扩编八卫,自己不知道还要被瞒多久。

朱翊钧久久无言。

石茂华和凌云翼也无话可说。

文华殿沉默。

这种事都是旧事遗留下来,他连想要处罚的责任人都找不到,总不能去找前前朝的官来问罪吧。

谁知道还有几人在。

“如何是好?”

朱翊钧问道。

“只能从民间招募,又恐百姓不愿入军户。”凌云翼脸色一样为难,-->>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