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一十章 耳熟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新兵不经军事,恐难有战力。

想到两千关宁铁骑,又提议。

“可否从边军各部抽调入京营?”

“断然不可。”石茂华反对。

“京营空虚,不可大量从边军招入士卒。”

这是老成持重之言,朱翊钧点点头。

京营才几万人,再从边军招几万人来,谁敢睡的安稳。

京营烂,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但是到底有多烂,烂到什么程度,就是未知数。

这个未知数,还是不要变成已知的好。

“先从民间招收良家子吧。”朱翊钧也只能如此。

“恐难齐。”凌云翼担忧。

“朕知道了。”

两人领命而去。

八卫扩编遥遥无期,梁大忠又来回报。

“奴婢已命锦衣卫到地方查探,各地匠户逃往已多年矣,的确无人可用。”

国家烂,事事烂,行事烂。

听到梁大忠的回报,朱翊钧独坐文华殿,感叹一声。

连他这个皇帝做事都如此艰难,管中窥豹,可见天下事已颓废至何处。

内阁终于呈上了工部尚书的名单。

排在第一位的是太仆卿李幼滋。

朱翊钧翻了此人的简历,发现此人是张居正的同乡,也就是说是张居正的人。

没有丝毫犹豫,朱翊钧勾了同意。

难怪历史上说张居正跟大明续了命,难怪历史上有说法,说没有张居正,大明会终结在万历朝。

又难怪说张居正死的太早了,改革没有完成,等他死前为大明积蓄的积累,在三大征用完后,二十几年大明就亡国了。

就像朱翊钧,诸事烂,连个惩罚的人都找不到。

内阁,以及众臣至文华殿。

“匠役的事情,今日诸卿在此商议一个对策出来吧,总不能放任不管。”

朱翊钧看向众人。

众人交头接耳一番,新任工部尚书李幼滋上前。

“招百姓为班匠,以助大匠,且提高大匠的月钱,并每带出一名匠人,奖一两八钱,优者奖二两四钱。”

这话听得耳熟,朱翊钧点点头,照准。


https:///12763_12763687/tml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