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五十一章 八比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时候不早了,快去吃饭吧。”张先生终于放人道:“我看你还挺聪明的,要勤学多问,把心思用在正道上,争取能留下来。”

    “是。”苏录再次拱手应下。

    ~~

    待张先生离开讲堂,苏录也拎着干粮袋前后脚出来。

    苏淡从藏身处倏然闪现,关切问道:“哥,没吃板子吧?”

    “没有。”苏录摇摇头,问道:“你吃了吗?”

    “没,等你呢。”苏淡招呼道:“走,我发现个好地方。”

    他便带着苏录,来到书斋东头的小花园。太平书院是很明显的苏样建筑,自然也讲造景。在屋舍间的空地上,建了凉亭,种了桃树。

    大西南春天来得早,此时桃花已经含苞待放,在白墙掩映下分外娇艳。

    “这不比在餐堂吃饭舒服多了?看着风景用餐,还能随便说话。”苏淡在凉亭坐下,笑着搁下干粮袋,打开自己的酱菜坛子道:“尝尝我娘酱的豆豉麦穗,我打小就愿吃这口。”

    ‘麦穗’不是麦穗,是一种河里常见的小杂鱼。不值得钓,还成群结队闹窝子,深受钓鱼佬痛恨。

    不过经过苏淡娘的处理,看上去就诱人多了。苏录拎一条小鱼尝了尝,连骨带肉都透着豆豉香,确实很下饭。

    赞美了两句他娘的手艺,苏录也拿出大伯娘做的肉末梅菜与苏淡分享。

    “先生留你干啥?”吃饭时,苏淡又好奇问道。

    “我不是最后一名吗?先生训诫了我几句。”苏录笑道:“先生是个好先生,就是话密了点。”

    “当先生的都这样。”苏淡心说你爹也一样,又哼一声道:“他们要是知道你三个月就考进书院来,看谁还敢瞧不起你?”

    “好汉不提当年勇。”苏录却不以为意道:“最有说服力的永远是下一次考试。”

    考试是在去年腊月,所以说‘当年’也没错。

    “下次考试咱们怕是更拉稀……”苏淡苦着脸道:“你没看先生讲经书,也是侧重于如何作文吗?显然默认大家都学过破题作文了。”

    “嗯。”苏录点点头道:“所以下午制艺课一定得好好听。”

    “就怕跟不上啊。”苏淡哀叹道:“我在咱们族学里可是最好的学生,超过其他人一大截那种,来了这里怎么直接成最差的了?”

    “我们只是少学了一些内容而已,抓紧补足它,一定可以迎头赶上的!”苏录给他打气道。

    “可是先生讲的太快了,我根本记不下来呀。”苏淡苦着脸道:“上午我想把先生讲的记下来,但手速根本就跟不上,还耽误了听讲,只能放弃了。”

    “我教你用思维导图来记笔记吧。”苏录便道:“刚才先生已经认可这种法子了。”

    “是吗?太好了。”苏淡立马来了精神,他这堂兄可是得神仙传授学习方法的,拿出来的一准又是好法子。

    苏淡赶忙狼吞虎咽吃下手中的荞麦粑,拍拍胸口,一脸讨好道:“哥,请讲。”

    ~~

    下午的制艺课程,还是由张先生讲授。

    “制艺,又称制义、经义、时文、四书文、八比、八股,国朝以文章取士,最重要的文章就是八股。尔等学子来我书院,为的就是学这制艺功夫。”张砚秋端坐在讲台之后,用跟上午相反的语速,缓缓强调道:

    “虽然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在蒙学开讲‘四书’后,即‘开笔’学写八股,但天下文章之道五花八门,既然入我山门,就要忘掉你昔日所学,从头修习制艺。”

    顿一下,他强调道:“以后都以我所言为准,休要说什么‘原来先生是怎样教的’,你既然信服于他,为什么还要来书院求学呢?都记下了吗?”

    “是,学生谨记。”马斋长率众高声道。

    “好。”张先生点点头,接着道:“经义、四书文其实才是制艺恰当的称呼,那为何都叫它八股?”

    “因为它全篇有‘起二股、中二股、后二股、束二股’,加起来共八股,这是此类文章最大的特点,故而世人皆以‘八股文’称之。”

    “然而实际写起来并不拘泥,八股是正格,六股也是正格。-->>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