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百二十四章 再行一棋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西除掉李庆安,除了自己,他还能靠谁?想到这,夫蒙灵察傲然昂首道:“请陛下放心,老臣在安西几十年,根基雄厚,只要老臣去了安西,不敢说十成兵马,至少八成军队都会听老臣的指挥,这就是老臣的人脉。”

        李隆基就喜欢他这种自信,便欣然道:“那好,朕就拭目以待!”

        李庆安是建成太子之后的消息,如风一般传遍了长安朝野,也传到了李林甫的府中,此刻的李林甫已经辞去了一切职务,在家养病,但李林甫已是风烛残年,即将走到人生的尽头,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半年以前参加朝会,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出门一步,甚至连他的大部份子女都没有再见到他。

        如果某个官员现在来见他,一定会大吃一惊,一定不敢相信,躺在床上这个骨瘦如柴的老人竟然会是掌管大唐相权十几年的李林甫,病痛的折磨在半年时间内使他生命几乎已流逝殆尽,原来高胖威武的李林甫此时只剩下一把骨头,就俨如一层皮包着一具骷髅躺在床上,或许是他生命将终,这两天他的思路竟变得空明起来,他开始在最后回味人生的点点滴滴。

        尽管他的家人已经不把任何朝廷之事告诉他了,但儿子李崿还是把李庆安是建成之后的秘密告诉了李林甫。

        实在是这个消息太令人震惊了,李崿一连说了三遍,李林甫才听明白儿子的意思,他那如骷髅般的脸上竟出现了一丝意味深长地笑意,他低微地说道:“我就知道....他...不是一般人。”

        “那父亲,我们该怎么办?”

        过了很久,李林甫才吃力地问道:“他没有...否认吗?”

        “没有,圣上没有否认,他似乎默认了,这件事已经传开。”

        李林甫脸上的笑意里带了一丝嘲讽,他断断续续道:“那是....他失策了。”

        “父亲的意思是说,圣上应该否认李庆安是建成之后吗?”

        李林甫没有回答,闭上了眼睛,良久,他睁开眼对儿子道:“派人去大唐各州宣扬此事,你再...写封信给他!”

        当天晚上,李林甫陷入了深度昏迷,再也没能醒来,十天后,李林甫与世长辞,甚至连遗嘱都没有能留下来,但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却给儿子指出了一条路,他的家族要投靠李庆安。

        李庆安是唐初太子李建成后人的秘密在刚开始时只在朝堂中传播,但仅仅过了一夜,便在李林甫家人之类的有心人的刻意传播之下,传遍了长安的大街小巷,这种秘密是最让人感兴趣,一时间,茶馆、酒肆、青楼、客栈,几乎所有的公共场所都在谈论这件事,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大感意外,而恰好这个时候,一首岑参写下的李大将军西征诗也风靡了长安。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

        正是在这首诗的烘托之下,李庆安再一次成为了长安人关注的焦点,再一次掀起了长安人对安西的向往,仅三天时间,一百多名热血沸腾的国子监学生便毅然佩剑踏上了前往安西的征程,去实现他们追随李庆安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

        这首诗不仅使平民和国子监学生对李庆安充满了敬仰,更多的士大夫阶层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了,尤其李庆安既为宗室之后,他的身上便多了一层贵族的光环,这种光环使他灰姑娘般的身世一下子变得高贵起来,而且他居然是高祖长子李建成的嫡曾曾孙,这种血统甚至比李世民的子孙还要高贵几分,这在极为重视出身背景以及血统的大唐是十分重要。

        这样一来,李庆安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将军,不再是一株让人看不上眼的胡杨柳,他变成了一株可以招揽凤凰来依附的梧桐大树,尤其是一些关陇大族,开始对他生出了一种别样的心思,他们在考虑,李庆安能不能成为他们的利益代言人?

        但有人敬仰就会有人嫉恨,就在李庆安的名声如日中天之时,一道李隆基下发的旨意使李庆安的命运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任命夫蒙灵察为安西节度副使兼西州都督、五镇兵马使、兼安-->>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