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百二十四章 再行一棋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失望之色,“那还有别的收获吗?”

        “有!”

        杨国忠取出一份长长的清单,笑道:“从回春茶庄中搜到了隐龙会经费八万贯,臣随即又查封了聚海行柜坊,听茶庄伙计说,那家柜坊的掌柜便是李回春的儿子,虽然被他逃掉,但臣却从柜坊的地下钱库中搜到了五十万贯钱和三万两白银。”

        “这些钱都是隐龙会的吗?”

        “一部分是,一部分不是,臣打算清理账目后正式禀报圣上。”

        李隆基想了想便道:“朕有两个意见,第一,聚海行柜坊是安西军所开,里面有不少钱是安西军将士存在柜坊,所以除了隐龙会的钱外,其他钱不准动,柜坊也继续开业;第二,给朕全力搜捕隐龙会和汉唐会成员,宁可错抓一百,不可放过一个,你听清了吗?”

        “臣遵旨!”

        杨国忠见李隆基居然放过了聚海行柜坊,心中不由有些失望,但他毕竟是相国,也明白其中的微妙所在,聚海行是安西军所开,很多将领都存钱在那里,李隆基要对付的是李庆安,关了聚海行,就得罪了整个安西军,这等于是变相帮了李庆安。

        这时,李隆基又缓缓道:“朕反复考虑过了,本来朕打算用封常清来夺李庆安的权,但封常清的资历显然浅了一点,还不足以让其他安西将领心服口服,所以朕想到了一人,此人比封常清更有资历,更能胜任朕的重托。”

        杨国忠忽然反应过来,惊喜道:“陛下说的莫非是.....”

        “对!朕说的就是夫蒙灵察。”

        杨国忠想到的却是高仙芝,他连忙道:“陛下,为何不用高仙芝,把他从剑南调走,放去安西,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臣以为这样会更有成效。”

        应该说杨国忠这个建议非常毒辣,既可解除高仙芝对剑南的控制,让剑南重回他杨国忠的手中,又可让高仙芝去对付李庆安,为高明的一石二鸟之计,这条计策是令狐飞给杨国忠的建议,杨国忠抓住这个时机说了出来。

        但李隆基却摇了摇头,“这个计策虽好,但朕担心安西之事没有解决,剑南的风波又起,你要想到,高仙芝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可是安南郡王,去安西算什么?如果他不遵旨怎么办?会不会把平静的剑南局势搅乱?这些朕都要考虑,而且若高仙芝搞掉了李庆安,那又怎么搞掉高仙芝,说不定还更有后患,所以朕决定还是用夫蒙灵察,他是老安西节度使,他比高仙芝更合适,你把他找来,朕要和他好好谈一谈。”

        “陛下深谋远虑,臣万万不及,臣这就去找夫蒙灵察。”

        杨国忠心悦诚服,拍了一记马屁,匆匆去了。

        杨国忠走了,李隆基慢慢坐到案便,在一张纸上写下了高仙芝和夫蒙灵察两个名字,他仔细看了半天,提笔在夫蒙灵察上面画了个大圈,想了想,又在高仙芝上面画了个小圈,杨国忠的建议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但风险太大,只有在迫不得已时才能使用,但凡有一点余地,他都不会采用这个办法,不过可以作为备用方案。

        片刻,门外传来了宦官的禀报,“陛下,夫蒙灵察到了!”

        “宣他觐见。”

        夫蒙灵察从昨晚到现在便一直在大明宫外等候,揭发李庆安固然让他心头的嫉妒得到一点平衡,但夫蒙灵察更期盼的是,他从这件事中能得到什么,尽管他年事已高,即将到退仕的年龄,但他对权力的欲望却从来没衰老,他一直盼望着,有一天他能重回过去的辉煌,而不是就此消失在大唐舞台上。

        此刻他心中激动万分,竟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一进房内他便跪了下来,颤抖着声音道:“老臣参见陛下!”

        李隆基原本是怕他不想去,而安抚他几句再鼓励他,可见他这副模样,便知道没有必要安抚他什么了,便开门见山道:“朕打算任命你为安西节度使,你可能胜任?”

        一行热泪从夫蒙灵察的眼中滚出,他哽咽道:“老臣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隆基点点头又道:“朕是打算任命你为安西节度使,但不是现在。”

        夫蒙灵察一怔,他有点不明白李隆基的意思,但他也不敢吭声,只听李隆基又道:“朕先封你为安西节度副使,五镇都兵马使,再给你一个西州都督,你几时给朕拿下李庆安,那你几时就是安西节度使,你明白吗?”

        这个任命在夫蒙灵察的意料之中,李庆安既是建成太子之后,李隆基岂能容他?要想在安-->>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