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46章 谁人肯出战?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老夫固然相信温国公可以抵御强敌,但靖北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能指挥打仗的将军,

        朝中也需要一个统筹兼顾,协调统一的能人。”

        陈阁老话落,怒声道:“陛下,自甘宁十二州沦陷,温国公入狱,兵部的账册是一日乱过一日。

        以往朝中不打仗也就罢了,如今边境战事兴起,动辄便是价值几十万的粮草军饷。

        如若维持现状,只怕把国库搬空了,这战事也难以为继啊!”

        陈阁老言辞恳切,不似作伪,宣和帝恼了,“陈阁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朝廷作战,最重要的便是户部和兵部。

        户部负责筹集银钱粮草,兵部负责统一调配。

        此前从未出过什么事情,这眼看要打仗了,兵部居然乱了,皇帝如何能不震怒?

        “启禀陛下,之前天灾发生时,兵部库存的粮草银钱全都用来拿去赈灾了。

        可是不知为何,那些银钱粮草并未走兵部的账,在户部那边对不上号,

        如今兵部库房已然搬空,没有凭据,也无法要户部偿还,

        微臣实在,无粮草可调配。”

        也就是说,兵部被搬空,除了现有的武器和剩余的铠甲,就没什么可以提供给前线将士的了。

        大臣们登时明白陈阁老为何要温国公在兵部主持大局,也不让他奔赴靖北抗敌。

        筹集不到粮草武器,还打什么仗啊!

        就在这时,一道苍老的女声响起来。

        “谁说双腿残疾,就打不了仗了?”

        穿着紫红色凤袍,头发花白的妇人从偏殿走出来,正是天玄太后。

        群臣跪拜,齐声高呼“参见太后娘娘!”

        这位曾经垂帘听政长达二十年的太后娘娘居高临下的俯视着群臣,字字珠玑。

        “两军交战,又不要主帅上阵杀敌,

        靖北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难道就不能坐镇后方,主持大局?

        靖北候,可是要哀家和陛下请你上战马?”

        能把求人的话说的如此强势,也就这位太后了。

        这份浑然天成的强势霸气,曾经让宣和帝有多依赖恐惧,如今就有多厌恶。

        “母后,宗麟双腿残疾,如何能领兵打仗?”

        皇帝似乎觉得太后言语不妥,但对上控制了他一辈子的强势母亲,下意识的就有些气弱。

        岳太后年近七旬,却依旧威严如故。

        闻言,丝毫不给皇帝面子的道:“那皇帝可能找出第二个打得过漠北强敌的将军来?

        还是说要把定西营的容信、镇南营的元伯卿、辽东营的岳安泰调回来,

        他们的驻地再起战事,拆东墙补西墙,这窟窿你补得过来吗?”

        拆东墙、补西墙当然行不通,况且,比起白手起家的靖北候谢宗麟,

        皇帝更不放心这些手握重权的世家。

        让他们回京,皇帝觉得除非自己疯了,否则绝不可能答应。

        只是太后此言,却是一点面子都没给他留,皇帝的面子上未免有些过不去。

        但大臣们才不管皇帝有没有面子。

        他们只知道靖北候若是不回靖北,就该他们上战场了。

        于是一股脑儿的附和起太后的话来。

        “陛下,太后言之有理啊,两军交战,主帅又不用上阵杀敌,

        靖北候伤势调养已久,又熟悉靖北战况,主持大局不成问题啊!”

        “是啊陛下,靖北情况特殊,唯有靖北候能担此大任啊!”

        一通附和之下,皇帝竟然全然没了说话的余地。

        皇帝心下痛恨至极,却是无可奈何。

        仔细想想,除了温国公和靖北候二人,也实在无人能担当大任,

        痛恨之余,也不想就此-->>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