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一直是刘芳亮心中的那块心病。
“闽王朱琳泽有恩于你老刘,甚至有恩于我大顺不假,只是坐在李万岁这个位置上,凡事便不能只考虑人之常情,李万岁不让我们出兵自有他的考量和道理,当然也有他的难处。刘兄是大顺的重臣,应当体谅李万岁的难处。”
李过说了一番言不由衷的话来开导刘芳亮,当初要不是朱琳泽不计前嫌出兵助他们。以清军对顺军的穷追猛打,大顺又岂会有今日?
只怕是想守住荆襄这一隅之地都难,朱琳泽为了抗清大业能放下国仇家恨,不计前嫌和大顺合作,并在这些年给了大顺不少实质性的帮助。
这个明朝摄政王的格局可见有多大,他口中的那位李万岁,比起明朝的这位摄政王确实差远了。
明朝在其监国摄政之下,已然有了中兴的迹象。而大顺在李万岁的治下却是一年不如一年。
“就算李万岁的决定是错的,咱们这些做臣子的也要体谅么?”刘芳亮向李过发问。
面对这个猝不及防的问题,李过先是一愣,随机给出了一个非常肯定的答案:“是。”
答案非常肯定,但李过的语气并不是很坚定。他要是体谅李自成就不会大白天的来找刘芳亮这个和他一样的同病之人一起下棋解乏消磨时间了。
此时刘芳亮麾下有亲兵来报,他的左营之卒控制住了明朝豫南、湖广巡抚堵胤锡。
堵胤锡的到来让刘芳亮有些错愕,当然错愕之余便是欣喜。
明朝的巡抚来了,似乎出兵助明之事也能出现一些转机?
堵胤锡的来意并不难猜,堵胤锡这么着急,只身前来襄京,无非是来向大顺请求援兵的。
刘芳亮起身正要去见堵胤锡,李过却叫住了刘芳亮:“刘兄何往?”
“自然是去会一会这堵巡抚了。”
李过是现在大顺军中为数不多和刘芳亮相处融洽,意见相合的将领。对于李过,刘芳亮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糊涂啊!刘兄!”
李过只是觉得刘芳亮太过糊涂了。
“刘兄你是我大顺重将,堵胤锡是明朝的重臣,刘兄岂可私下与其相会?要是让旁人知道了,传到李万岁的耳朵里,李万岁会怎么想?你我现在可都是朝廷中的异数,凡事须得小心谨慎。”
刘芳亮一拍脑门,一副恍然大悟之状:“刘某是糊涂了,多谢提醒。”
李过让人拿来笔墨,迅速写好了一封信,让刘芳亮派遣亲信之人将这封信交到堵胤锡手上。
做完这些,李过这才和刘芳亮一同前往襄京的皇宫。至少在他们大顺内部是这么叫的。
到了皇宫之后,二人将明朝巡抚堵胤锡到来这个重磅消息告诉了李自成。
“这个李过不简单呐。”
堵胤锡读完李过的信件,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随即就着烛火将手里的这封信件给烧了。
堵胤锡的到来在大顺政权内部掀起一阵波澜,大顺政权的高层都清楚堵胤锡此番的来意。
明朝巡抚来访,李自成也不敢怠慢,还是不情愿地接待了堵胤锡。
“堵胤锡别来无恙否?”
二人刚见面,李自成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堵胤锡的出现非常的不合时宜,大顺政权的很多人并不欢迎堵胤锡的到来。李自成只是和堵胤锡打了个照面,虚情假意地寒暄道。
很多大顺政权的高层官员和堵胤锡打过交道,认得堵胤锡,因此堵胤锡身上能够证明身份的东西虽然只有印信,但并没有人怀疑堵胤锡身份的真假。
“若是无恙,堵某便不会当这个不速之客,来访襄阳了。”豫南和湖广十万火急,堵胤锡现在可没功夫和李自成打太极拳。
“清军主力云集豫南,现在正南下湖广,还请顺王出兵襄助。”
堵胤锡直接说明了他的来意。
堵胤锡的这个要求早在李自成的预料之中,李自成笑道:“堵巡抚此言差矣,朕......孤已经出兵助你大明了,而且出动的还是我精锐五营。”
李自成这话说的非常有底气,毕竟他确实出兵四川和陕西了。
“顺王出兵陕西和四川,堵某亦有所耳闻。”堵胤锡掩面涕泣,“若是冯将军能守住豫南,顺王此举或可行,只是现在,南阳、汝宁皆失,清军长驱直入,已经进入了湖广境内,湖广已经危如累卵。”
“南阳和汝宁丢了?”
南阳和汝宁这么快就丢了?
李自成倍感诧异,以南明新军的战斗力,南阳府和汝宁府不可能丢的这么快啊。
南阳对于朱琳泽而言意味着什么李自成心里也清楚,那是唐藩曾经的藩地。怎么能说丢就丢。
李自成还指望冯双礼在豫南拖住清军,为他收复四川和陕西争取时间,现在南阳和汝宁骤失,无疑打乱了李自成的计划。
“然也,堵某只带得三十余轻骑仓促出逃,故而未着官服,狼狈至此。”堵胤锡声泪俱下地说道。
堵胤锡精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