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百二十三章:世子诞生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子,只是不好意思说出来。

朱琳泽走到沈廷杨面前,将朱琚森交到沈廷杨手上。

沈廷杨这才接过朱琚森认真看了起来,笑的合不拢嘴。

“闽王,王世子的教育乃是一等一的重要之事,不知闽王心里是否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沈廷杨现在就已经关心起了谁来当朱琚森的老师的问题。

王长子发萌的老师是崇祯十六年的状元杨廷鉴,杨廷鉴教的还不错,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只是现在朱琚森刚刚出生,朱琳泽还不想这么早考虑这个问题:“世子还未足岁,这事情等足岁之后再说吧。”

沈廷杨抱了一会儿朱琚森之后,这才将朱琚森依依不舍地交还了回去,朱琳泽将朱琚森交到紫鹃手里,让紫鹃将朱琚森抱进屋内。

“沈阁老,恭喜啊。”

韩赞周笑容可掬地对沈廷杨说道。

“今日有劳公公了。”

说着沈廷杨从袖子里掏出几张招商局的股票递给韩赞周。

“一点心意,还请韩公公不要嫌弃,就当是今日冲冲喜。”

“沈阁老出手倒是阔绰。”

韩赞周并不缺钱,虽然韩赞周当初太过谨慎,没有购置太多招商局的股票。不过他手里头还管着几个由江南制造局改组成的国营纺织厂,利润也算丰厚。

韩赞周只是从一沓股票中抽出两张收下,笑着说道:“好事成双,沈阁老要冲喜,两张足矣。”

“陆先生有何事?”

朱琳泽见众臣散去,陆闻达还留在原地,心知陆闻达肯定是有什么事情要说。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几个商会的商人托属下问闽王一个事儿。”陆闻达说道。

“何事?陆先生进屋说话。”

朱琳泽邀请陆闻达进屋,进屋之后,早有仆役给陆闻达备好了茶。

“说到底还是拓殖之事,拓殖以来,南直、浙江以及闽粤的商人甚是活跃,非常配合朝廷国策的施行,只是目下他们也遇到了窘境。”陆闻达说道。

“是何窘境?说来听听。”

朱琳泽泯了一口热茶说道。

这些商人是对朝廷的国策很配合,现在难民的安置工作,以及御寒物资,不少商会的商人也从中出力。

商人逐利,朱琳泽也不否认确实有少数商人是不求回报在做这些事情,但多数人还是为了利,这一点朱琳泽还是明白的。

“出海所费甚巨,其中还要承担海上的风险,不少商会手里的银钱已经周转不开了。”陆闻达说道。

“各商会要是缺钱,可向大明银行贷款。”

在设立大明中央银行之后,朱琳泽随后设立了大明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民间的借贷和融资,以及负责一些保险业务。主要客户还是那些出海的商户。

“大明银行虽然能够以田宅山场为抵押,借贷出一些银钱来,只是这些银钱并不够。这些商会的胃口可比闽王想的要大。”陆闻达双手捂着茶盏,以便让手变得更温暖些。

“胃口有多大?”朱琳泽皱眉道。

“他们想要在交易所挂牌售卖股票筹钱。”陆闻达说道。

说罢,陆闻达便默不作声,原以为闽王会因此大发雷霆。

毕竟商人在历朝历代都不是一个讨统治者喜欢的阶层,明朝亦是如此。

“好啊,好啊。”

朱琳泽的反应却和陆闻达所预料的大相径庭,朱琳泽得知此事后竟然非常高兴。

这些商人属实让他们给整明白了,卖股票确实是筹钱最快的方式。

现在招商局还只有两种股票,一种是炙手可热招商局股票。

另一种则是大明银行的股票,只是大明银行的股票涨幅远不如招商局的股票,而且分红也远不及招商局的股票,因此关注的人非常少。

当然,这两种股票幕后最大的持有人还是朱琳泽,持股都达到了一半。

“不过既是挂牌上交易所,那便不能以商会的形式,其组织架构,可以学学招商局,要是不会的话,从招商局那边抽调人手去帮帮他们。”朱琳泽说道,“至于什么时候挂牌上交易所,还是要让招商局那边过过眼,再由朝廷审批。”

朱琳泽并不反对这些商会挂牌上交易所筹钱,只是既然想上交易所,那么这些商会自然便不能以传统商会的形式存在。

朱琳泽原以为让大明朝的子民接受股票这个概念还需要一段时间,打算循序渐进,慢慢来。没想到这些商人这么上道。

既然他们这么上道,那他朱琳泽就顺水推舟,帮他们一把。

单纯用招商局确实也可以推进海外拓殖,不过有民间资本介入的话,海外拓智的速度无疑会大大增加。

大航海时代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地球上的大部分地方都被西方殖民者给发现占领了。

剩下的无主之地本来就不多,要是能加快海外拓殖的速度,大明朝也能拿到更多的土地。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