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蒋二蛋认真地看了看文书,确认没有问题后将文书交还给尹旷。同时还不忘祝贺尹旷:“现在该称先生为宣慰使了,恭喜先生。”
“多谢蒋司令。”
尹旷也是笑的合不拢嘴,他原本只是闽王下面一个小小的库大使,要说有什么过人之处的话,也就是做人踏实,办事认真。
原本以为自己只能以一个王府小吏的身份了此一声,没想到能成为开疆扩土的宣慰使。
“恭喜马六甲宣慰使。”
索尔也不失时机地向尹旷表示祝贺,虽然索尔对宣慰使这个称呼感到陌生,不过在他看来这个职务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督没有什么差别。
“今晚本司令便和索副司令一起做东,代表海军的弟兄设宴为尹宣慰使庆祝一番。日后这里就是南洋舰队的母港,你我便是同僚,咱们孤悬海外开疆扩土,甚是不易,还得同心协力啊。”蒋二蛋说道。
“蒋司令说的有理,不过设宴就不必了,移民尚未安置,你我岂可大张旗鼓地摆宴席庆祝?咱们几人一起小酌一番便可。”尹旷说道。
相较于星岛一派轻松喜悦的氛围,此时的山东则是处在战争阴云的笼罩之下。
清朝大军的压境,让李定国的神经无时无刻都处于紧绷的状态。
兖州府身后就是南直隶,南直隶身后就是江南,就是南京城。
李定国非常清楚清军从兖州府突破会造成什么后果。
虽然双方大规模的冲突还没有爆发,但双方的哨骑和小股骑兵已经开始了接触。
哨骑间的交锋,多数情况下是以明军骑兵的失利收场。
满洲八旗的骑兵自小习弓马,骑术精湛,在这一点上,是明朝的骑兵所无法比拟的。
随着哨骑的损失越来越惨重,李定国所能获得的清军情报也越来越有限。
多尔衮从京师城调了一万五千多名满洲八旗兵,算上原来济尔哈朗在山东的八九千满蒙八旗兵,现在清军在山东满蒙八旗兵总共有两万多人,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了。
在骑兵方面,清军的骑兵对他们有着绝对的优势。
祸不单行,此时李定国又收到了有一股镶黄旗的八旗兵直接绕过沿线城池,即将抵达鲁桥镇附近,人数大概在两个甲喇左右。
这更加印证了李定国的猜想,清军此次南下的目标就是劫掠南直隶!
刘文秀、艾能奇的忠贞军听说很快就能到安东卫,冯双礼的两标的神策军援军这时候应该也已经从豫南和湖广出发了。
李定国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他要想尽一切办法拖住清军,敢在援军抵达之前将清军迟滞在兖州府境内。
在此之前他不能让任何一支清军部队渗透到南直隶境内,否则就是他的失职。
一旦清军渗透进南直隶,南直隶除了南京城之外,其余地区的兵力都相当的薄弱,只有一些当地的团练和乡勇。
这些团练和乡勇剿剿匪,对付一下小毛贼还行,但绝不是清军的对手。
李定国头疼的是,清军这支突进的军队是骑兵而不是步兵,想要成功拦截这支不顾一切南下的清军,只有出动他手里头为数不多的骑兵。
骑兵标只有两营的骑兵在兖州府,满编状态下也只有两千四百多人。
而鲁桥镇附近的满洲镶黄旗八旗兵可足足有两个甲喇,少说也有三千多人。就算李定国派遣全部骑兵去阻截这两个甲喇的镶黄旗满洲八旗兵,没有步兵的配合,也未必有胜算。
李定国想到了高杰,现在兖州府的骑兵,除了两营新军骑兵标的骑兵之外,也只有高杰手底下还有三千骑兵。
要是高杰手底下的三千骑兵能和两营骑兵标的骑兵合兵一处,或许还有希望拦住这支气势汹汹南下的镶黄旗八旗兵。
李定国登门拜访,这些天和高杰的共事也算融洽,两人基本没有什么冲突。
弘光朝初,有定策之功五镇军阀,现在也只剩下高杰这一镇。
作为五镇中硕果仅存的一镇,高杰向来都表现的十分老实,生怕落朝廷口实。
李定国登门拜访的时候,高杰正在教他的儿子读书写字。
见李定国亲自登门拜访,高杰心里也清楚肯定是有非常紧急的事情。高杰也不敢怠慢,急忙撇下儿子,到大堂招待李定国。
李定国也不墨迹直接说明了来意,请求高杰出动骑兵拦截南下的两甲喇镶黄旗的骑兵。
“镶黄旗自入关以来还未遭受过重创,其战力不容小觑。”
得知这个消息后,高杰神色凝重,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高杰原本以为,清军还会像往常一样,先派出绿营的汉兵和他们作战,然后再出动八旗。
没成想清军这次一点也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派两个甲喇的满洲镶黄旗骑兵像疯狗一般直接扑向南直隶。也不怕后路被他们给断了。
当然,这两个甲喇的满洲镶黄旗骑兵也压根不担心后路被断,肯定是做好了在南直隶就地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