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忙解释说道。
从他手里出去的银子都去了该去的地方,到到了下面之后,一层层下去这些银钱又能剩下多少落到实处,倪元璐也不敢保证。
不过有一点倪元璐还是敢保证的,那就是本朝要比崇祯朝吏治清明很多很多。
崇祯皇帝顾及自己的名声,没有对官吏们下手太狠,加之积重难返,崇祯朝造成的财政浪费难以计数。
而朱琳泽现在还不是皇帝,本来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以旁系藩王的身份摄政监过,对于外界的风评,朱琳泽向来就不是很在乎。
因此,闽王对贪官污吏下起手来,远要比崇祯帝狠的多。
朱琳泽之所以敢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他有一个崇祯皇帝所没有的优势。
那就是朱琳泽有专门用于培训吏员的吏学堂,可以直接填补地方官吏的缺口,不用太过担心杀了那些贪官污吏之后出现无人可用的窘境。
老大一个帝国办一件事居然只能挤出可怜的八万六千银元这么点钱。
这让朱琳泽唏嘘不已,这大明未免也太穷了。
“海军讲武堂和陆军讲武堂减少三成招生数量,减少两成的火器采购量,能省下多少?”
朱琳泽沉吟片刻,问倪元璐道。
军费是朝廷开支的最大头,没有之一,饶是朱琳泽现在已经在逐渐裁撤控制区内的没有多大用处的营兵。
但由于新军的扩编,实际上也没能节省下多少钱。反而由于新军人数膨胀,军费开支反而越来越大了。
朱琳泽段时间内没有继续扩军的打算,故而打算削海军和陆军两个讲武堂的开支,以及减少装备采购量,用来师范大学堂的招生和建设。
“减少两成火器的采购量?”
倪元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向来在军费开支上不做出让步的闽王这次居然一下子减少了两成的火器采购量。
简直是闻所未闻,倪元璐想了想说道:“具体能剩下多少,臣暂时不得而知,不过减少两成火器采购量,当能省下五六十万两的开。”
朱琳泽点点头,五六十万两总算也能勉强应付一下了,等海关的收入上来和招商局拓殖成功。朝廷的财政问题也能慢慢变好。
届时朱琳泽不仅要完成新式教育体系的构建,还要对西南地区进行改土归流,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
“够了,朝廷财政艰难,诸君共勉之。”朱琳泽顿了顿,继续开口说道。
“马士英,陆闻达献策有功,着马士英充任内阁次辅,赐陆闻达进士功名。”
举人功名一直以来都是陆闻达的心病,朱琳泽顺水推舟,借着这个机会,直接给了陆闻达一个进士功名。
刚刚发生了这等事,几个随行的大员也只能保持沉默,不敢触朱琳泽的霉头。
当然也有像李邦华这样已经看开了的官员。
以陆闻达现在在朝野的影响力,一纸功名之差又能如何?难道还指望着举人的功名束缚住陆闻达?
这个想法未免也太天真了一些。
再者,李邦华也不得不承认,陆闻达的办事能力绝对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内阁的阁员。要是陆闻达能入阁办事,肯定也是一把好手。
当然,以陆闻达在闽王系的地位,现在又有了举人功名,以后想要入阁办事,乃至于当上内阁辅臣,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到此间,李邦华不由得十分羡慕陆闻达。以闽王的能力,闽王真要是成祖第二,陆闻达想在青史上留下光辉夺目的一笔,也不是什么难事。
“臣,谢过闽王!”
马士英见状大喜过望,急忙谢过朱琳泽。这碗泔水饭吃的也不冤枉,一个主意和一碗泔水饭换来一个内阁辅臣的位置,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了!
相较于对陆闻达的态度,在场的大明朝大佬们对马士英的态度可就冷淡多了。
在他们眼中,马士英不过是一个首鼠两端,摇摆不定的投机小人。
这种态度尤以王铎为甚,听到马士英从一个普通的阁员升任为次辅,骑在了他头上之后,忍不住噗嗤了一声。
马士英却是不以为意,在政治上能有所建树是他现在对自己最大的期望。
王铎看不起他,他也还看不起王铎呢。
他马士英是首鼠两端的小人,那他王铎就是尸位素餐的君子,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陆闻达一时之间竟然愣住了,呆呆地愣在原地。
闽王日理万机,竟然还记得他的这块心病。陆闻达鼻子一酸,忍不住哽咽起来,这辈子没有跟错人。
此生能奉主如此,夫复何求?
“属下谢过闽王。”
陆闻达哽声道,闽王这是解决了他长久以来的一块心病。
相较于弘光朝虽有些不愉快的小插曲,但一切工作总体上还是有条不紊地进行。
大顺政权的日子可以说是越来越难过了。
这个曾经让天下人一度以为取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