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九十二章:下南洋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
能够遇到这么负责,给予具体支持措施,千方百计帮助他们移民的朝廷,已经是这些难民最大的幸运。

下南洋是国策,要是下南洋的国策成功,往后这条路,就是成千上万破产百姓的活路。更是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问题。

乘着现在主权观念淡薄,只要本民族的子民安置在那些尚未得到很好开发的土地上。将来这些土地以及埋藏在土地下的宝贵资源,就是他们的,这是惠及子孙万代的事情。

朱琳泽比和清军打仗还要重视下南洋之事,这首批移民能否成功,可是关系到下南洋的国策能否得以进一步施行的关键。

为此,朱琳泽甚至从竹堑和崖州地区调来的垦荒经验丰富的移民,许之以厚利,让他们随这些难民一同前往马六甲。以确保到达马六甲之后,当地的垦荒建设工作能够得以顺利地施行。

扬子江上的码头,已经停满了由海鲨级战舰改装而来的民用运输船。

由于造船厂连年亏空,靠朝廷的巨额财政补贴才得以继续运行。为了保证造船厂能够健康运营,朱琳泽提出来军转民的思路,削减了巨舰的建造,将造船厂的重心放在民用运输船只和武装商船的建造之上。

由于竹堑造船厂的口碑很好,并且船厂的木料都是就近伐来阴干了三年多的木材,竹堑造船厂所下水的船只物美价廉,非常受欢迎。

由海鲨级战舰所改来的运输船便是其中典型的成功案例,海鲨级由于纵帆设计,能够逆风而行,并且船只较轻,吃水浅,行驶速度极快。

由于民用的海鲨级船上不装9磅炮,而是十分小巧轻便的3磅炮用于防备海寇,有的船只甚至直接不装舰炮,而是以火铳防身,船只的载重量大大增加。

凡此种种,海鲨级运输舰成为了内河地区和近海浅水港的宠儿,几乎霸占了内河以及浅海地区的航线,成为运输主力。

在上船之前,难民们从地上捧起一抔土,用布小心翼翼地包住,随后向北方郑重地磕了个头。

这一去,不知道是生是死,也不知道有生之年,是否还有机会再踏上故乡的土地。


https:///20_20065/tml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