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
见书信上有“闯王亲启”的字样,并封了火漆盖了印信,田见秀也不着急打开,亲自押解蒋一龙去见李自成。
“闽王?可是南明小朝廷的那位大逆不道,监国摄政的闽王?”
李自成接过田见秀手里的信件,有些玩味地看着蒋一龙。
“天底下还有哪个闽王,闯王不了解闽王,相比刘将军了解,闽王昔日和刘将军在天津卫有过一面之缘。”蒋一龙淡淡道。
“大胆!是永昌皇帝!”刘宗敏上去想给了蒋一龙两个大耳刮子。却被李自成制止了。
“宗敏,你且先退下。”李自成挥了挥手,让刘宗敏先退下。
李自成拆开信件,在看完信件之后,李自成默然不语,让顾君恩将信件上的内容念给身边诸将听。
朱琳泽信件上的内容是让李自成取道蓝田商洛,他已派遣兵马在南阳接应李自成。
“圣上,闽王朱琳泽末将亦有所耳闻,此人奸诈,就连鞑子都在他手底下吃亏。此人的话断不可亲信。”刘宗敏说道。
“圣上,朱琳泽的乃是唐王朱聿镆之后,唐王的封地就在南阳,崇祯十四年,唐王朱聿镆为我军所擒杀,此子和圣上有不同戴天之仇,断不可轻信之。”宋献策也站出来附和道。
李自成看向顾君恩,问顾君恩道:“先生以为如何?”
“闽王朱琳泽的用意在信件中已经说的很明白了。”顾君恩说道,“我军若为清军所歼,对南明小朝廷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
顾君恩点到为止,没有继续再说下去,他的建议已经很明白了,现在无论是大顺还是大明都用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满清。
大顺和大明的任何一方,军力都不及满清,难以独存,闽王朱琳泽这时候来信合作也在情理之中。
顾君恩唯一顾虑的一点就是他没和闽王朱琳泽接触过,对朱琳泽的了解主要来源于道听途说,不知道朱琳泽的为人如何。
但事已至此,留给大顺的机会并不多,要是明朝方面愿意摒弃前嫌,携手共同抗清,眼下的局势也不是不能收拾。
“芳亮,你怎么看?”李自成将目光转向刘芳亮,刘芳亮是大顺军所有的高级将领中,唯一和闽王朱琳泽交过手的。
“此等大事,属下怎敢妄言,一切听凭圣上做主。”刘芳亮呆愣片刻,说道。
李自成来回踱步,片刻之后在蒋一龙面前停下,锐利的目光射向蒋一龙:“朕凭什么信你?就凭这一纸书信?”
“就凭闽王涉险出兵潼关相救。”蒋一龙淡淡道。
“你是说明军曾出兵潼关?”李自成眼睛一亮。
“正是,我大明军精锐尽出,以解闯王之困局,不想闯王败的如此之快。”蒋一龙说道。
蒋一龙说的是实话,朱琳泽派遣西进救李自成的大军,无论是李定国的一标禁卫军,还是金胜的一兵,亦或是高杰两万营兵,都是弘光朝的精锐军事力量。
李自成恍然大悟,他终于知道为什么在和清军交战,打到一半的时候清军突然转攻为守,撤走了一半的兵力。原来是多铎被明军捅了屁眼。
李自成大喜,放下身段,亲自给蒋一龙解绑:“多有得罪。”
“闯王,莫要......”
宋献策正要上来劝阻李自成,李自成大手一挥,打断了宋献策。
“朕意已决,全军拔营南下。”
......
多铎的精锐主力云集潼关,后方都是一些老弱病残。
明军对清军的几次用兵虽然己方伤亡不小,但连战连捷,重创了清军,士气为之大振。
明军一扫对清军的恐惧,清军在明军眼中,尤其是这些曾经击败过清军的明军眼中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存在。对阵负责殿后的清军,明军士气高涨,重创了清军。
金胜在探知清军的军粮囤积在灵宝后,在内应的配合下乘夜偷袭灵宝,身先士卒,突入清军营地,杀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在焚毁清军粮仓之后扬长而去。
清军不明敌情,几度在明军手里吃亏,清军将领谨慎了不少,只是在明军退去之后奋力抢救粮食草料,并不追击。
多铎的哨骑此前也探知了明军西进,只是没想到这些明军进军速度这么快,沿途的城池失守的这么快。
当然,这也和多铎误判了明军的目的有关。多铎以为明军西进,不过是想趁乱攻下几座城池向南京方面邀功,并没有将明军的西进和救李自成联系在一起。
明朝北廷亡于李自成之手,明廷和李自成有不同戴天之仇,巴不得李自成早点完蛋,怎么可能出手救李自成。
直到明军攻击了多铎殿后的部队,多铎这才意识到这支明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占领几座城池向南京方面邀功,而是直接冲着救李自成来的。
明军的骤然出现了,让战局出现了变数。
原本打算对李自成穷追不舍的多铎这时候不得不考虑怎么处置这伙明军。
“后军伤亡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