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八百六十六章 先射箭后画靶,现在行不通了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攒动,摇头说道:“其实也没意义,我不喜欢诗会的调性,袖手谈心性,能谈出什么?”

    “我也不喜欢,兄台有所不知,有的时候,连贱儒也讨厌贱儒!”熊廷弼一笑,大家都讨厌贱儒,这就是有共同话题了!

    “哦?愿闻其详。”袁可立对这件事十分有趣,他觉得自己日后可能的敌人就是这些贱儒,当然他得考得上进士才行。

    “海文忠海总宪留下的遗泽之一,都察院御史挑水事。”熊廷弼随便选了一个素材,开始了讲述贱儒是如何为难贱儒的,这件事是京师的趣闻。

    熊廷弼讲完后,总结性的说道:“有趣的是,自那之后,都察院御史们就再也没有以咳嗽之类的事弹劾过臣工了,大多数御史上奏也没有引起过陛下的雷霆震怒,大约是失去了御史这把尖刀,所以,一些藏在背后的人,就必须要亲自出马了。”

    海瑞对都察院的改良是行之有效的。

    “是怕被陛下威罚吗?”袁可立总觉得御史们是害怕皇帝进一步加重责罚,御史们为了一个挑水排班,都能吵到打起来的地步,这完全是斯文扫地。

    挑水也就罢了,干点活就干了,可从都察院到甜水井这段路,实在是太难走了,因为沿街做起了‘看猴戏’的买卖,沿街店家的二楼,全都是慕名而来的看客,他们站在二楼看热闹,御史挑水可是京师四景之一。

    人都是喜欢看热闹的,可不仅仅是大明皇帝。

    这四景分别是全楚会馆扔辣椒、王崇古杀子、都察院挑水、黎牙实坐牢,并称京师四大风景线。

    黎牙实坐牢这个风景线,主要是他编的那些个有趣的笑话,之所以是笑话,而不是谣谶,是因为很多内容都不太符合现状了,是过去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或者极大的改善,大家看了也只会会心一笑,而不是联想到朝局。

    如果不解决问题,那黎牙实编纂的就是谣谶,一万个脑袋都不够砍。

    要是皇帝有意解决问题,那就是风景线之一了,比如黎牙实就尖锐的批评过边军欠饷的问题,说朝廷假装发饷,军兵假装打仗,连饷都不发,没有叛乱,已然是忠心耿耿了,就已经解决了。

    熊廷弼摇头说道:“也不尽然,以前贱儒都是先射箭再画靶,现在行不通了,因为靶子会还手。”

    “挑水这件事让御史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挑水就没水喝,这听起来有点废话,但在之前御史们,完全不了解水窝子是怎么运作的,这句废话,反而让一部分的御史们了解到了,不能抛开事实。”

    就像是脑袋就应该长在脖子上,不挑水就没水喝这种废话,反倒是让御史们初步接触到了行之者一,信实而已这句话的概念。

    人一旦理解了这种概念,就跟中毒了一样,很难伪装成没有中毒的模样。

    御史这种风气上的改变,是海瑞改良都察院的结果,这是对大明风力舆论是巨大的修正。

    “先生和海文忠有仇怨吗?我在河南听闻了很多不好的传言。”袁可立终于问出了自己最想问的话,张居正和海瑞的关系。

    很多人都说,张居正和海瑞是死敌,海瑞这十六年来,一直想置张居正于死地,因为张居正又贪又腐还包庇门人,戚继光、李成梁、王如龙等等将领的银子,张居正都收。

    “文忠这个谥号,是先生主张的。”熊廷弼叹了口气说道:“先生和海文忠哪有什么仇怨,都是为了国朝,都是为了大明中兴,若是有仇,那也是跟王崇古有点解不开的恩怨罢了。”

    张居正当初不肯让海瑞回朝是怕海瑞碍事,毕竟重病要下重药,万历维新有些出格的举动,海瑞又是出了名的硬骨头。

    文忠这个谥号,就是张居正竭尽全力争取到的,礼部本来定的是忠介,但皇帝不准,张居正专门和沈鲤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沟通,最终以元辅力压礼部反对意见,确定了这个仅次于文正的谥号。

    海瑞虽然指着嘉靖皇帝的鼻子骂的十分难听,但海瑞是自己的忠臣,是世宗的忠臣、是先帝的忠臣,更是陛下的忠臣。

    “原来这样!”袁可立这才了解到事情的全貌,张居正在士林风评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隆庆六年,先帝龙驭上宾后,张居正不准海瑞回朝做官。

    海瑞是好人,那张居正一定是坏人了,这种二元对立是极为普遍的观念,但海瑞从来没觉得张居正有错,海瑞说张居正是工于谋国,拙于谋身,张居正为海瑞谋-->>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