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八百五十八章 端水大师的担当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王谦的做法,是有迹可循的。

    从精纺毛呢的帛币开始,就围绕着燕兴楼交易行,出现了很多的门槛很高的私人交易会,这些交易会,就是王谦通济钱庄的雏形。

    大明皇帝最开始海外投资,王崇古领着晋党给了皇帝1712万银,算是投资,时至今日,王崇古还在领着分红,成本还有三年可以彻底收回,以后就是纯利了。

    王崇古和晋商当年给这笔钱,完全是交保命钱,万万没料到还能见到回头钱,陛下信誉极好,连反贼都认可陛下的信誉,陛下真的说到做到,从不食言。

    最恐怖的是分红每年都在增加,因为隶属于皇帝的一百一十处南洋种植园的规模,还在扩大,这些种植园,已经不需要继续追加投资,种植园留存利润,已经足以支持种植园扩张了。

    而且,只要皇帝不冒着国失大信、人心起疑的风险,这批开海原始股东们,就能一直领这些分红。

    时间拉长,三十年、五十年,这是何等恐怖的收益?比这些晋商几代人的努力都要多的多。

    这些年皇帝之所以不再领投,也没有晋党、张党、浙党纳捐,是因为皇帝已经有钱了,不需要再让别人拿出银子,给他们分红了,金池总督府、大铁岭卫的开拓,都是这个道理。

    趁着皇帝没钱的时候,占占便宜就已经可以偷着乐了,还指望皇帝壮年之后、内帑充足之后,依旧占便宜,那不是得了失心疯?

    “陛下,王御史的想法,还是可以实现的。”张居正十分肯定的说道:“势要豪右、乡贤缙绅为何要兼并土地?宁愿抛荒也要兼并,其实就是王御史所说的,唯恐子孙不孝。”

    “陛下,徐阶兼并了四十万亩田土,甚至整个松江府华亭县半个县都是徐家的。”

    宁愿抛荒也要兼并,就是积累足够的家底,供后代子孙挥霍,田土是一种风险很小的资产,尤其是在大明这个精耕细作,而且不太缺少人力的地方,它不能暴富,但一定可以让子孙们不至于阶级滑落。

    很简单,若是世世代代都是明主,大明朝早就是打到泰西去了。

    创业难,守业更难,通常守业难的原因,就是这子孙没有创业者的勇气,也没有创业者的智慧,若是平庸也能守住,就怕又菜又爱玩,耐不住性子,非要证明自己比父辈、祖辈强,去继续创业,最后赔个底朝天。

    王谦继续说道:“让人阶级滑落的方式还是有很多的,比如阿片、比如赌博、比如听信谗言,月港远洋商行商总唐志翰,听信了妻子刘氏所言,假和离,真减税,可没成想,鸡飞蛋打,人都差点被活脱脱的打死。”

    “还有一些个经纪买办,就盯着这些接了天大富贵的人行骗。”

    唐志翰的案子朱翊钧记忆犹新,唐志翰的妻子刘氏和许贞翼勾连在一起,刘氏将家产全都转移给了许贞翼,和离后,刘氏和许贞翼有了婚书,唐志翰以为是抓奸,结果差点因为夜闯家门被打死,若非身手了得跑得快,也没有后续的事情了。737章。

    这件事后,大明势要豪右们的财物,都归会计管了,而不是管家婆。

    阿片的主要问题是,一来,它真的很贵,一颗阿片球一斤重,够一个人一年使用,这一个阿片球就要三千银,普通乡贤缙绅之家,根本负担不起。

    而势要豪右之家,负担得起,但这个做主的家伙,成了毒虫,怕是做不出任何正确决策了。

    “每期五年,一千万银,各家认筹,臣以为还是能筹集得到的。”王谦表明了自己的计划,每五年吸纳一千万银,信心十足。

    朱翊钧笑着说道:“可以试试,你父亲和少司寇王家屏二人,折腾了工会,已经折腾三次了,虽然每次都没成,但一次比一次好,这个通济钱庄,朕觉得可以,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多试几次积累经验。”

    “这样,杨博的儿子杨俊民进京做顺天府丞了,松江知府的位置腾出来了,朕派你去松江做知府,去松江府是因为那边银子多。”

    看起来,去松江府做知府是被贬,王谦堂堂四品京官跑到地方当个四品知府,这就是被贬了,但松江府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经济地位,都让开海后的松江府,变得格外的重要。

    松江知府可以直接升为巡抚,杨俊民的问题是皇帝不喜欢他的父亲,论资排辈是绝对够的。

    王谦一听喜上眉梢,赶忙行大礼,大声说道:“臣叩谢隆恩。那姚光启在上海-->>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