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底线,姚光启是怀柔,不是纵容,同样对于匠人们而言,把袁慎和这几个大把头以私刑处置杀死,那朝廷也只能镇压了。
姚光启此言一出,周建仁面色剧变,身后的匠人们,握紧了自己手中的武器,紧张的看着谈话的二人,似乎一言不合就要打起来一样。
哪怕姚光启只是穿着一个素衫,但是这些匠人们还是如临大敌。
“周建仁,还有在场的这三十多名工匠,还有那边围观的七十二名匠人学徒,现在都动了手,已经流了血,尸体就堆在墙边,你们想过接下来要怎么办吗?”姚光启不疾不徐,说话有条不紊,尽量留给这些匠人们思考的时间。
在被压迫的时候选择了奋起反抗,袁慎带着一群家丁闯到了染坊打人甚至杀人的时候,矛盾激化到匠人们对等报复,拿起了武器保护自己,现在事情暂且告一段落,袁慎就挂在这里,是杀了袁慎泄愤,还是选择相信朝廷会伸张正义?
其实现在匠人们处于十字路口,他们本身也很迷茫,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陛下下了新的圣旨,要松江府户房公证劳务契约,保证劳动报酬的支付,对于拒不支付者,会进行抄没家产!这是明旨,圣旨已经到了松江府衙,陛下,向来说到做到!”姚光启看着匠人们开始犹豫,立刻把他的杀手锏搬了出来,姚光启打出一张皇帝牌。
大明皇帝的信誉,举世皆知。
松江府尤其信任陛下,徐阶可是死在了天牢里,盘踞在松江府最大的乌云,是陛下亲手拨云见日,让松江府重现光明,徐阶权势滔天的时候,松江府的赋税都要过徐阶的府邸。
陛下就是姚光启敢自己进来的最大底气!
他知道,他说陛下会给一个公平、公正的审判,匠人们会相信,因为陛下真的会伸张正义。
匠人们的神色有些惊骇,而后握紧武器的手,慢慢的放开,随后将武器放下,是的,哪怕这个世道再糟糕,陛下还是值得信任一次的。
有一个叫陈大壮的汉子,他爹为兖州孔府的狗送殡,凌云翼给了陈大壮选择的机会,陈大壮选择了相信陛下。
兖州孔府轰然倒塌。
姚光启看着匠人们放下武器的这一幕,在这一瞬间,他忽然对国失大信,人心启疑,万夫一力,天下无敌这十六个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陛下就是如此,只要许诺,就会践行。
有这样的君主,让姚光启、申时行这些臣子,在做事的时候,就多了无穷无尽的底气。
“周建仁,你要自己承担杀人的后果吗?杀人是要偿命的。”姚光启其实知道这个话,不合时宜,不应该现在说,应该等匠人们彻底放下武器,等事情结束,等所有人被押入了监牢之中,再进行询问。
但姚光启还是当着周建仁的面儿,把这个尖锐的问题提了出来。
“就是我干的!”周建仁没有任何犹豫,把所有的罪责揽到了自己的头上。
“你知道赵老七吗?”姚光启用最快的速度说道,生怕说的慢了,匠人们用手中的铁锤给他开瓢!
在说到这个关键问题的时候,这些个匠人们已经开始躁动了!
“那是何人?”周建仁疑惑的问道。
“陛下亲自过问的一个案子。”姚光启将赵老七的案子娓娓道来,菜户营赵老七,就是那个比陛下力气还大,跟陛下角力,对陛下这个青年组第一个高手产生了实质威胁的赵老七,赵老七杀孙志诚家丁、诉棍的案子,皇帝陛下亲自过问后,赵老七没有偿命,而是被流放到了应昌。322章
当然赵老七的力气极大,到了应昌,立了不少的军功,已经是一个把总了。
这个案情和宏源大染坊的案子,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赵老七是怒从心中起,是个人的愤怒;而宏源大染坊的案子,是工匠们的集体愤怒。
这就是差别。
姚光启十分郑重的说道:“我不能对你许诺,你可以和赵老七一样以正当防卫为由获得宽宥,但我可以告诉你存在这种可能,或者我可以更加直白的说,你可以永远相信陛下。”
“你愿意再相信一次朝廷,再相信一次陛下吗?”
“当然。”周建仁立刻回答道,他相信姚光启,因为姚光启脸上有道疤,那是为了保护渔民的海带留下的伤痕,他也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