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六百三十七章 借尔人头一用,推行朝廷政令!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人就只能自谋生路,而宏源大染坊的金字招牌还在,根本就不怕招不到人,而且厂里几个大把头、大工匠,袁家一分钱工钱没拖欠,还多给了一些。

    当怒火被点燃的一瞬间,整个宏源大染坊就被匠人们给占了去。

    “这不是还在僵持,怎么闹到死人的地步了?”申时行看着骑在马上策应的陈天德问道。

    陈天德深吸了口气说道:“那袁慎带着家丁冲进了厂里,要打匠人,袁慎更是叫嚣着,要把匠人们打服气继续上工,最近这大活儿非常赶时间,若不是袁慎继续打人,也不会闹到死人的地步。”

    “这家丁下手没轻重,打伤了十几个匠人,匠人的火气上来了,把家丁给打死几个,袁慎狼狈逃跑,被匠人们给抓了。”

    宏源大染坊的改变,一切都因为万历七年新家主袁慎。

    之前宏源大染坊的老家主,当得起一声大善人,在宏源大染坊做过工的匠人,也都对老家主交口称赞,但新家主,也就是陈天德口中的袁慎,不这么认为,他搞得这套办法,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

    陈天德是三都澳平定私市之战中的海防巡检,陈天德和倭寇有血海深仇,自己成了阉人,就是倭寇取乐所致,姚光启来到了松江府后,就从松江镇水师借调了陈天德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专事上海县的侦缉诸事。

    申时行久久没有说话,他知道这件事处理不好,就是天大的祸事,整个松江府都如同坐在火药桶之上一样,如果这件事无法顺利解决,恐怕会把松江府炸上天,他申时行也会被炸的粉身碎骨。

    姚光启让陈天德带人去府衙报讯,而他自己带着衙役,将整个宏源大染坊团团围住,顺便把周围几条街都清空,防止动乱进一步扩大。

    姚光启站在宏源大染坊的门前,向身后看了去,身后是无数的上海县百姓,他们翘首以盼,看着大染坊,等待着这位县太爷处置此事。

    对峙正在发生。

    “我是姚光启,打开坊门。”姚光启让衙役们退后,自己一个人走到了染坊门前,看着墙头上的匠人,大声的说道。

    一个匠人面色涨红的大声说道:“狗官!你们和袁家蛇鼠一窝,打开坊门,衙役就会冲进来了!”

    “可他是姚光启啊,你看到他脸上那道疤了没?为了渔民的海带,跟海寇拼命留下的,他不是狗官。”另外一个匠人,倒是对面前的姚知县很了解。

    姚光启走马上任后,他的事迹就传开了,尤其是脸上那道疤的来历,这也是姚光启让人散播出去,就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姚光启是天上人,关系直达王崇古,根本不给地方豪强面子。

    姚光启脸上有道疤,当初回京,王谦嘲弄姚光启一个阔少,居然沦落到了这种地步,得知了伤疤由来后,王谦真的给了自己两巴掌。

    姚光启这道疤,代表着他是海带大王,如果有的选,他也愿意在山东种一辈子的海带,但朝廷有调令,他只好来到上海县当知县了,他早就该从监当官升官了,三都澳平定私市之功,皇帝一直记着,要给姚光启升迁的。

    而今天,这道疤,又成了敲门砖,打开对话的敲门砖。

    “不错,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大明朝当官的脸上有疤的,也就我一个了。”姚光启解开了官袍,脱下来扔到一旁说道:“我身上没有武器,就一件素衫,放我进去吧。”

    姚光启的行为不可谓不大胆,要知道此时的宏源大染坊已经开始流血,匠人刚刚见了血,正是最激动的时候,情绪已经完全失控,理性逐渐在消失,而此刻姚光启只身来到了这里,十分十分的危险。

    而姚光启恰恰是知道了这一点,所以才要在这个时候,赶紧过来,甚至是自己一个人,连一个随扈、衙役都没有带。

    因为这是最关键的时间,能够让理性回归的最后时刻了,对峙的局面已经形成,必须要有人站出来破局。

    宏源大染坊里安静了许久许久,终于在吱吱呀呀的声音中,大门缓缓打开。

    而姚光启伸出一只手,示意身后所有的衙役都不要轻举妄动,而姚光启一步步走进了大门之内,他的身影逐渐消失在了关闭的大门之中。

    在姚光启进去没多久,申时行狂奔的车驾已经赶到了崇义坊宏源大染坊门前。

    “姚光启呢!”申时行从车上急匆匆的跑下来,环视了一圈,主簿、县丞、典吏、三班他都看到了,唯独-->>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