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五百二十四章 那都是过去倭人做的,和现在倭人无关!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那些死掉的穷民苦力里,大部分的人,都和徐渭、孙克毅的关系不大。

    什么样的仇恨,值得徐渭、孙克毅等人放弃倭国如此巨大的利益呢?

    “唉,在倭国看来,倭船前往大明动辄要几个月的时间,可是长崎到松江府,只有一千六百里水程,大明水师从松江出发,以前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抵达长崎,现在只需要十二天,顺风时间会更短。”徐渭摇头说道,他懒得说那些大道理,讲了倭人也不明白,他用事实告诉织田信雄,不用想了,没那个基础。

    从北衙到南衙走陆路,快骑日夜兼程也需要十五日的时间,而京营锐卒,从北衙调动到南衙,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而水师从出动到抵达长崎,只要十二天时间,在长崎反出大明,大明真的可以以雷霆之势,彻底碾碎,而后原地再建一个长崎总督府。

    “看开点吧。”徐渭站了起来,不再理会跪在地上的织田信雄,径直离去。

    离开之后,徐渭立刻停下了脚步说道:“长崎总督府内298万两白银,立刻上船,起运回松江府,立刻马上,请首里侯陈璘派兵护送,防止意外。”

    “怎么了?不是说起运一百五十万银吗?”孙克毅面色凝重的说道。

    “我怕倭人狗急跳墙。”徐渭面色凝重,不过他很快就释然的说道:“最好狗急跳墙。”

    有的时候徐渭也不得不佩服织田信长那份涵养的功夫,和司马懿有的一拼了,当初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女装,羞辱他让他出城作战,司马懿换上女装也不肯出城,长崎总督府用尽了各种手段,逼迫织田信长出手,攻灭长崎总督府。

    织田信长是真的耐得住性子,和大明你来我往斗法数次,始终不肯走到最后一步,不直接武力讨伐。

    徐渭在长崎准备了一个大大的火药库,就等着织田信长过来。

    本来打算开春后直接运到天津卫,直入京师,徐渭离开大明时间久了,对腹地的印象还停留在以前那个贪腐横行的大明朝,他怕这笔银子被地方给贪墨了,毕竟徐阶连查抄严嵩的家产都敢贪,大明官吏,还有什么银子不敢贪呢?

    但现在来不及了,立刻就出发,防止倭人狗急跳墙。

    之所以不运到密州市舶司,因为在徐渭的印象里,松江府更加忠诚,谁让松江府有水师坐镇?忠诚度和军事强相关,大军在侧,即便是心里再不忠诚,也得表面忠诚。

    此时的大明京堂,大明皇帝朱翊钧的御书房里,是大明格物院院长、大科学家、大音乐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大数学家、德王皇叔朱载堉。

    “陛下,物质是运动的!”朱载堉用极为兴奋的神情,大声的说道:“上次我们说到,因为分子的热量不同,状态各有不同,我们验证了这一猜想,我们用真空的玻璃管倒置在水面之上,通过改变周围温度…”

    “好了,皇叔,可以停下了,朕知道皇叔是个天才。”朱翊钧反复提醒,朱载堉不用一再展示他天才的那一面了,就是那厚重的谱曲,就是无数人一生无法企及的高山了,这还是朱载堉比较浅薄、容易追赶的成就了。

    最近格物院做了一个实验,再次验证了任何物质都是由更小的微小分子构成的,并且这些微小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进而得到了一个进一步的猜想,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进而在这个基础上,诞生了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概念。

    这个实验是有些复杂的,朱翊钧已经详细的看过了,当然也就是能看懂的地步。

    比如倭银就有些发黑,因为倭银含有部分的硫磺杂质,而将倭银提炼成金花银,就是去除杂质,添加铅铜锡,就是增加杂质,让熟铁变成钢,是碳的比例不同,根据碳含量的不同,大明已经对钢铁完成了科学的定义和细分。

    “是需要更多的银子吗?”朱翊钧看着朱载堉思索了片刻,询问来意。

    只有在要银子的时候,朱载堉才会从他的皇家格物院里走出来,用略显笨拙的方式,索要银子,无论朱载堉是否笨拙,朱翊钧都会给银子就是了。

    就一个蒸汽机,就值得朱翊钧大笔投入了,更遑论其他科学成果。

    “年初问陛下要了一百万银,还剩下四十三万银,并不需要银子,臣就是发现了世界的本质,特来说于陛下听,这看起来没什么用,但好像是万物根本之理。”朱载堉笑着说道。

    这次还真的不是要银子-->>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