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没道理让你还举着伞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把人扔进井里一了百了,而御酒房有纰漏,让冯保对御酒房的管理更加上心。

    张弛有度,过分的苛责的后果,结果就是壬寅宫变。

    既要也要还要,就是什么都得不到,冯保只要宫里的贵人们安危。

    “你啊,学着点吧。”冯保乐呵呵的说道,二祖宗就是二祖宗,想当老祖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爆竹声声辞旧岁,烟花朵朵迎新春。

    礼部又叫嚷着让皇帝亲自前往东郊迎青帝,也就是迎春,迎春礼也是祭祀之一,朱翊钧派遣了大祭司徐文壁代为祭奠。

    迎春礼之后,就是大明官署结束轮流值班,开始上班的日子,而皇帝也来到了文华殿,继续御门听政。

    吕调阳坐在最左边的位置上,打开了手中的一本奏疏,清了清嗓子,而后严肃的说道:“吏部部议奏禀,革除传奉官和义官补官之价。”

    “自正统以来,大明设义官,近年补官之价甚廉,不分良贱,纳银四十两即得冠带,称义官。且任差遣,因缘为奸利。故皂隶、奴仆、乞丐、无赖,皆轻资假贷以纳。凡僭拟豪横之事,皆其所为,仅长洲一县,自成化元年年至弘治改元,纳者几三百人,可谓滥矣。”

    扫旧弊,也是新政的重要环节。

    义官补官之价,就是大明的卖官鬻爵,自正统年间设立,而且价格是四十两就可以得到冠带,甚至可以有差遣,就是掌握权力,义官补官之价,起因就是因为聚敛奸利,所以这些一些无赖之辈,也会贷款缴纳,而后得冠带后,僭越豪横,为祸乡野。

    到底纳了多少,没人知道,因为这笔钱不过朝廷,地方也是一笔糊涂账,这就是模糊处理法,一旦选官任官不明,就会出现模糊地带,模糊之后,谁再想弄清楚,就是难如登天。

    收紧选官的入口,就是今年吏治的核心内容,而且极为重要,朝廷也不查清楚因为知道查不清楚,直接革罢此项,以绝后患。

    好多读者询问这本书成绩如何,均订已经超过了9990,已经快要万订了,成绩很好,求月票,嗷呜!!!!!!

    本章完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