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精力去同情这些奴隶。
随着大军的凯旋,随着一台台舰炮被吊上了船,朱翊镠提到嗓子眼那颗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
朱翊镠又不是诸葛亮,他这才二十五岁,哪有那么多的运筹帷幄,唱空城计,他真的很心虚。
每天一闭眼,就是梦到红毛番孤注一掷的杀过来了,死也就死了,他朱翊镠作为潞王,死在了开海的路上,陛下一定会给他报仇,而且青史论断,会把他抬到一个不该属于他的高度去。
朱翊镠最害怕的就是,所有人的努力,因为他的决策,而付之东流。
这是朱翊镠第一次离开太后、皇帝的庇护,力排众议做出决策,年轻的潞王殿下,直到舰炮重新上船,才彻底安心,舰炮,给朱翊镠带来了满满的安全感。
经过此战,朱翊镠终于明白了为何皇兄甘心做御书房上磨的驴了,他现在也是上磨的驴,因为责任,金山国人的性命,都在他的决策之中,他要对得起这些对他满是期许的人。
“金泉,肩扛日月,身系江山得多重啊。”朱翊镠对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发自肺腑的感慨道,陛下这一扛,就是二十年,风雨不断,从不懈怠。
孟金泉想了想,低声说道:“做个昏主,就不累了。”
“那不行!”
朱翊镠一摆手说道:“做个昏主,那还是大丈夫?大丈夫,当顶天立地!”
孟金泉也只是笑,陛下要是不想做个大丈夫,他还在大明官场宦海沉浮,哪里能到金山国做国相?
“殿下,该回宫了,今天庶务还没处理。”孟金泉等潞王殿下感慨之后,才提醒潞王要上磨了,港口扩建,潞王对金山士族重拳出击,打是打爽了,所有的庶务都落在了潞王的身上。
墨西哥、秘鲁、智利三个总督府一共送来了4200个奴隶,这4200人里有1200个夷人女子,按照规定,其中1000人要按照此次军功爵名田制,分配给所有参战的牙兵,剩下的两百女子,则分给金山水师。
金山水师主要领赏金,就是金山城出产的黄金,三千水师军兵四个月连续作战,整体恩赏足足三万两黄金。
金山国养不起三千人的水师,就是船只稍有损坏,都无法修理,得等到三年轮换,回到大明去修,而金山国也没有足够的工匠营造船厂,附近也没有足够的木材,来营造船只。
正衙钟鼓楼、金山港是金山城标志性建筑,而一座新的标志性建筑物正在落成,那就是金山学院,金山学院是蒙学堂、小学堂、中学堂三级学堂,整个学堂占地五百多亩,大概有半个皇宫大小。
金山学院靠海,还有一个小的港口,这里营造标准极高,甚至比潞王府的标准还要高,三丈高砖石城墙、瓮城、炮位等等,之所以如此高的标准,一旦金山国破,学院里的孩子,都第一时间上船,离开金山国返回大明。
可以说,连金山学院都陷落了,那金山国就彻底亡了。
除此之外,都是些庶务,值得朱翊镠亲自处置的大多数都是命案和港口货物纠纷,剩下需要朱翊镠知道的则是类似于这家的水,那家的地,猪犬被偷这类的琐事。
港口货物纠纷,一天就有三五起,这里面情况十分的复杂,有杀人越货,有黑吃黑,有黑货,有分账不均等等。
金山城缺乏足够的算学人才,有些货物到港后,交割出现问题,就需要潞王府出面,因为金山府衙都算不太明白这些账,只有潞王就藩带来的账房先生和五名学徒,能把这账算明白。
在金山城通往镇夷关的土路上,三匹快骑在快马奔驰,他们背后背着朱红团龙旗,代表着这次传递信息的重要性,一旦看到快骑带团龙旗,所有人都要为快骑让行,骑卒快速通过。
在经过金山城门时,一骑减速,留下验看身份,剩下两骑在潞王府门前下马石下马,稍加检查后,一骑留下验看,剩下一骑带着一个火漆封好的竹筒,向着潞王府书房快速跑去。
“报!”墩台远侯将竹筒呈送殿下面前,才气喘吁吁的说道:“镇夷关急报!”
朱翊镠大惊失色,大军刚刚凯旋,还未休整,难不成是这霍皮部开始发动总攻了吗?镇夷关岌岌可危?
不过没关系,霍皮人可以赢无数次,但他们只能输一次,被大明占了山道,就是他们的死期!
朱翊镠拆开了火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