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千零四章 广布耳目,深植爪牙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当然听明白了申时行请求,立刻说道:“唯利是图之辈,我不想跟他们产生任何的瓜葛。”

    “孙克弘身后还有个苏松商帮,那我就更不会见了。”

    高启愚已经非常客气了,作为士大夫,他对这些商人,没什么好脸色看。

    商人逐利,往往不择手段,高启愚可是非常了解小三角贸易,这种歧视,也不能怪高启愚,这年头士大夫们,普遍都这个态度。

    尤其是对这些身后站着商帮的富商巨贾,高启愚都是避如蛇蝎。

    “反正有这么个事儿,你见或者不见,都在你。”申时行摇头说道:“形气转续,变化而嬗,松江府商贾正在变得完全不同,总归有一天,少宗伯,要面对他们的,躲是躲不开的。”

    申时行去了松江做巡抚,商贾正在在商品经济的刺激下发生着令人惊恐的嬗变。

    “哦?愿闻其详。”高启愚面色凝重的询问申时行这么讲的原因,形气转续,就是他们的外表和根本,正在发生剧烈转变,剧烈到朝廷不得不面对的地步。

    申时行想了想,才将自己看到的内容娓娓道来。

    “万类霜天竞自由,松江府完成了商品经济的蜕变,有好有坏,它走在了大明最前面,就连商贾也是如此。”

    “在最开始的时候,整个市场是处于自由竞争,这个时候,一切都欣欣向荣,商贾们握着银子,甚至亲自参与到工坊的生产之中。”

    第一阶段自由竞争,消费者可以买到各种物美价廉的成本,甚至感慨生活的美妙,工坊主们为了市场,不得不出让部分利润给市场和工匠们,来维持市场的热切需求,争夺市场的份额。

    这个阶段,是最让人心动的时刻,无论是朝廷,还是百姓,都对这种竞争竭诚欢迎。

    但自由竞争很快就会进入第二阶段,无休止的价格战,这种价格战,让商品的价格,被挤压到了成本的边缘,工坊们拼尽全力,都赚不到钱,反而赔钱,而对百姓而言,直观的体验,就是商品层出不穷,眼花缭乱,而且价格低廉。

    这种无休止的价格战,是市场彻底崩坏前的癫狂闹剧,但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人可以阻止这一切了。

    “成本越来越高,因为需要给工匠足够的让利,才能调动匠人的积极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匠人们往往枉顾生产条规,开始加大生产,而市场内价格在互相催逼,越来越低,利润越来越薄。”

    “少宗伯,你说这种情况下,会发生什么?”申时行抿了口茶问道。

    高启愚眉头紧蹙的说道:“高昂成本和微薄利润的夹击下,再加上价格越来越低,市场刀刀见血,规模越大,抗击风险的能力越高,中小工坊,会慢慢消失,因为他们承担不起这种风险。”

    申时行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说道:“没错,眼看着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我亲眼见证过一次楼塌了。”

    申时行说的就是棉纺生意,在大明开海初期,大量的棉纺工坊如同雨后春笋一样,从松江府上长了出来,一切都是那么的生机盎然,但仅仅过了十年后,棉布的价格开始持续走低,价格最低的时候,甚至低于了成本价格。

    大量中小工坊在这种价格狂潮中,倒在了时代的洪流之中,规模最大、抗风险能力最强的工坊,笑到了最后。

    朝廷希望的是,更高生产效率、更多生产技艺改良、更低成本才能获得自由竞争的胜利;

    但现实是,对下压榨更加狠厉、谁更不把人当人看、价格更低、资本更加雄厚的一方获得了自由竞争的最后胜利。

    孙克弘就是胜利的那一个,他看起来赢了,但他不过是个幸存者罢了。

    申时行看着高启愚,严肃的说道:“商场上的兼并,比土地兼并更加酷烈,更加无情,如果不是突然来的环太商盟,让这些中小工坊们喘了一口气,有了一些希望,让他们手里的土地、工匠、工具更加值钱,他们的退场会更加惨淡。”

    “环太商盟的成立,惠泽千万家。”

    环太商盟,不是一出为了哄皇帝开心、满足皇帝皇图霸业的闹剧,而是切实的得到了一个不太扎实的市场,对大明的影响十分深远,甚至连高启愚本人都没意识到这种意义所在。

    “我只不过是为了做礼部尚书而已。”高启愚思前想后,还是不肯居功,他的想法比较纯粹,那就是进步。
-->>

返回目录